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側,南瀕安曼達海,東接寮國和泰國,西毗孟加拉,西北連印度,北和東北界中國,河川縱橫,伊洛瓦底江和錫當河三角洲為農業精華地帶,盛產稻米,其他尚有花生、甘蔗、麻等作物,柚木、橡膠為主要輸出品,地下資源有石油,銀、鉛等。
米央瑪人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七十,其次為印度人和華人,少數民族有喀連族、卡吉族、暹族等,官方語言為米央瑪語。米央瑪人原屬西藏高原東南部種族,米央瑪Myanmar族名意思是「清淨」或「聖潔」,七世紀先民順伊洛瓦底江南下到達下游三角洲定居並建立部落小國,中國唐朝稱之為驃國,宋朝稱之為蒲干國,元朝稱之為緬國,清朝初期稱之為烏土國,而後漢字寫成「緬甸」,英語為Burma,讀音近似「必魯瑪」。
十一世紀緬甸首度出現統一王國,其勢力橫掃中南半島,十三世紀蒙古入侵,後因內亂又與暹羅發生激烈戰爭而逐漸衰弱,一八二四年至一八八六年間,緬甸三度抵禦英國侵略而陷入長期苦戰,終於被併入英屬印度,一九三七年從印度分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被日本占領,一九四八年獨立。
一九八九年六月緬甸政府宣布國名改稱米央瑪,因「緬甸」與「緬甸人」以官方語言發音應讀為Myanmar,首都仰光也由原來的Rangoon改為Yangon。現今緬甸國旗於一九七四年成立社會主義共和國時制定,紅色旗底象徵國民的勇氣與團結,左上角藍色象徵進步與純潔,齒輪和稻穗代表勞工與農民,十顆星代表組成國家的十四個省份。
請為政治局勢禱告。四十年的軍權歷制,使國家孤立而貧窮。自1990年爭取民主受鎮壓後,人民普遍失望。主要反對黨領袖昂山素姬顯出莫大勇氣,於1991年獲頒諾貝而和平獎。自1990年迄今,昂山素姬仍遭當局軟禁。請為國際社會和東南亞國家組織成員敢於仗義執言,迫使緬甸實行民主;也其緬甸能和平過渡,成立公平與民主的政府,以民主和宗教自由重建國家禱告。
請為社會局勢禱告。自1942年以來戰火從未斷絕。獨立以後,中央政府敉平少數民族間的爭執。克倫、撣、瓦、冶次等族的人命和財產上受大規模破壞;1990年代曾出現200萬難民,大部分在緬甸境內,亦有不少在印度、孟加拉、泰國。請為少數民族能彼此融洽相處,恢復聯邦制度,得享和平代禱。
請為宣教士禱告。緬甸教會被孤立達三十年之久。所有更正宗及大部分天主教差會在1966年被驅逐。感謝神!著名美國浸信會宣教士耶德遜(Adoniam Juson)奠下扎實的根基,及後的繼承者使教會壯大,並差派宣教士。請為緬甸基督徒與共他地區相交的障礙得以掃除禱告。
請為教會增長禱告。緬甸軍政府致力排擠甚至消滅教會,但教會一直增長。基督教在人心中扎根,在憂患中茁壯。很多基督徒均屬飽學之士,在全國位居要職。但由於1980年代自由神學興起,增長因此緩慢下來。現今以新果宗派在少數民族中的增長最為明顯,包括整群北方的欽族群體、盧沙伊鈇、馬拉,南部鈇州的馬岡欽及多個克欽族群體(景頗、熱網)的大部分人口,還有僳僳、拉祜和40%克倫族皆已成為基督徒。請為這些基督徒能繼續向自已群體的支族傳福音,更向那些未聽聞福音的族群和大多數的緬甸人宣揚救恩禱告。
請為教會所面對的挑戰禱告:(a) 受迫害時能顯出堅忍和信心。雖然緬甸人有不少自由,但當局卻在建屋、改教、就業、文字刊物人口等方而設下限制。有很多基督徒被迫建築佛寺,並背棄信仰。(b) 自由神學思想在一些歷史悠久的合一派神學院中興起,所培訓的教會領袖鄙視福音派以及重生的信息。請為教會領袖和信徒能正確持守聖經代禱。(c) 掛名化的情況在第三、四代信徒中非常普遍。請為他們的信仰復興禱告。(d) 大部分基督徒來自少數族群,這些族群被捲入和中央政府對抗的軍事行動中。請為這些行動不致為族群間帶來苦毒和憎恨,也不會在信仰上妥協或減弱宣教異象禱告。(e) 復和與合一是基督徒間的極大需要。信徒出現分歧原因很多,涉及民族、政治、消極或積極投入軍事、教義詮釋等。
請為神學教育禱告。緬甸有超過90所神學教育機構,其中不少屬自由派神學,也有很多以族群為主,只提供基本訓練,學生數目少,資源亦不足。請特別為福音派的緬甸神學協會屬下15間成員機構代禱,特別提名的是:緬甸福音神學研究院,福音聖經學院,ACTS聖經學院,希伯崙學院,與及對教會產生重大影響的福音派聖經神學院,,有120名以上不同宗派的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