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位於亞洲西南部,東和南鄰沙烏地阿拉伯,東北接伊拉克,西毗以色列,北連敘利亞,約旦河裂谷由北向南橫貫全境,多處地方低於海平面,死海最低點低於海平面四百公尺,號稱「地球表面的最低處」。
約旦可耕地僅占全國面積百分之五,卻有百分之八十五國民從事農牧業,主要產物為皮革、羊毛、蔬菜和葡萄,境內一百萬巴勒斯坦難民是當今國家最大的負擔。
《舊約聖經》約書亞記有載,摩西死後上帝對約書亞說:「我的僕人摩西死了,現在你要帶領所有的以色列人渡過約旦河到我賜給你們的土地去。」又,同書中文譯為「耶利哥」之處即現今約旦的傑里科,此城被稱為「世界最古老的城市」,可見約旦歷史之悠久。
西元前十三世紀約旦出現最早的城邦國家,先後落入亞述、巴比倫、波斯等帝國統治,而後約旦成為羅馬帝國屬地,七世紀為伊斯蘭教徒占領,十六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期又淪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領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為掃除約旦境內的土耳其軍備,策動阿拉伯人和英國軍事聯合,並約定戰後協助阿拉伯人在約旦河流域成立新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九二一年英國以阿拉伯領袖費塞爾的次子阿布都拉為特蘭斯約旦王國的國王,「特蘭斯」一詞拉丁語意思是「遠方」,「約旦」一詞則取自發源於錫克山西麓流經卡利利湖注入死海,長三百二十二公里的約旦河,但特蘭斯約旦王國仍然處處受到英國政府干預。
一九四六年特蘭斯約旦王國終於擺脫英國宣告獨立,國名改稱約旦哈希米王國,「哈希米」一詞為費塞爾王室的名號,新國名全義為「哈希米家族的約旦河王國」。
約旦國旗的黑、白、綠三色是伊斯蘭教的傳統顏色,也分別代表阿拔斯王朝、烏麥亞王朝和法提瑪王朝,又分別象徵必勝的決心、純潔的靈魂和富饒的大地,左側紅三角則象徵阿拉伯人為民族犧牲奉獻的熱血,白星發出的七道光芒代表《可蘭經》七字經文的「阿拉是唯一真神」。
請為政治及社會局勢禱告。前國王胡塞恩是典型的阿拉伯溫和派,1999年順利傳位予兒子阿博度拉;然而,難題卻接踵而至。從巴勒斯坦、伊拉克、科威特湧進大批移民,導致約旦在政治和經濟上均面對壓力。請為這一片土地享和平,也為國王和政府禱告。激進穆斯林的行動加劇,求神保守人民得享宗教自由。約旦是不少基督徒活動和事工的中心,假如約旦的宗教自由倒退,中東的基督教工作將會受挫。基督徒社群人數迅速下降,由於過去數十年的出生率低,外移比率高,穆斯林難民大量入境,而伊斯蘭教日趨政治化。1970—2000年間,約旦基督徒人數減少一半,由 5.5% 降至2.75%。即或如此,在各行各業中仍有基督徒,有些更位居要職。天主教徒和東正教徒都是約旦社會的重要成員。請為基督徒成為約旦社會的鹽與光,並尋得向掛名信徒和非基督徒作見證的途徑禱告。
請為教會增長禱告。福音派教會的增長令人鼓舞,1990年代增加1倍有餘。目前,約旦有超過40間教會和不少家庭小組,聚會人數達 12000。大部分歸主的人均來自掛名的基督徒社團,最近亦有更多穆斯林認識耶穌是神的羔羊。傳統教會和福音派教會以及穆斯林背景信徒之間的關係嚴密謹慎。請為約旦所有基督徒能同心協力,傳揚基督之名禱告。
請為教會領袖禱告。具領導潛能的人才不斷流失,因為人口遷移之故,教會內信徒領袖出現真空,同時只有20%教會有全職牧者。透過幾個差會、延伸課程及約旦福音派神學院的努力,不少阿拉伯基督徒領袖接受訓練,願意服侍約旦本土或整個阿拉伯世界。Manara等機構的青年工作和基督徒營會,近年亦滿有成果;約旦半數人口在15歲以下,故必須有策略地推動合適的事工。請為有更多約旦信徒願意委身全職事奉禱告。
請為未得之民禱告。未聞福音的人口佔大多數,但很多人對福音開放,35%的約旦人希望更認識耶穌。請為每一個約旦人都有機會聽聞福音禱告,也特別為以下人事代禱:(a) 佔大多數的穆斯林。很多尚末清楚聽聞福音,求主賜信徒有敏銳的心,懂得如何見證基督。(b) 數百萬巴勒斯坦人已成為約旦大部分人口,很多已經融入約旦人的生活;其餘的因理想幻滅`苦毒`挫折而怨天尤人,只有加略山上的人子才能醫治他們的創傷。(c) 伊拉克難民。自海灣戰爭後,大批伊拉克人離開國土遷至約旦。 (d) 20萬的貝都因人不少依然過遊牧生活,也有很多在軍隊中服役,或在城市和醫院中看見他們;可是,貝都因基督徒卻很少。
請為支援事工禱告:(a) 約旦的情勢令電台、電視、錄像帶、電影、文字刊物等媒體更形重要。遠東廣播在塞舌爾群島的發射台每周播出18小時的阿拉伯語節目,環球電台則在塞浦路斯每周播出10.2小時,而「驚險旅程」節目亦有重大的影響。衛星電視的影響更為探廣,全約旦的民眾皆可以收看SAT-7的節目。(b)「耶穌傳」影片已有阿迪蓋和埃及口語、標準阿拉伯語版本。請為這些工作能結出長期的果子禱告。(c) 阿拉伯語文字刊物的供應越來越廣,安曼有3家基督教書室。而聖經公會、迦密差會、神的愛和Manara等機構都積極參與聖經和基督教文字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