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文化

> 節期

五旬節(SHAVUOT)

字面的含義是「許多星期」,指的是七七節或五旬節。它是一或兩天的節期,在每年西彎月的六日(或六、七兩日)相當於陽曆的五月底或六月初。

經過「俄梅珥數算期」的四十九天,猶太人在第五十天紀念「五旬節」(「七七節」)。《希伯來聖經》裡吩咐:你要計算七七日,從你開鐮收割禾稼時算起,共計七七日。你要照YHWH你上帝所賜你的福,手裡拿著甘心祭,獻在YHWH你的上帝面前,守七七節。」(申命記十六章9-10節)

大麥是從逾越節的時候開始收割,而五句節正是為了歡慶大麥收割完畢,以及早春麥作收成的開始,因此五旬節又被稱作「收割節」(Chag HaKatzir)。在「經文時期」,為了在五旬節時慶祝收割,百姓要帶兩條麵餅來獻給上帝為祭。

同時,五旬節也在慶賀春末時節所收割的初熟果子,所以五旬節又稱作「初熟節」(Chag HaBikurim)。在「經文時期」,為了在五旬節時慶祝春末收割的初熟果子,人們會帶小麥、大麥、無花果、棗椰、葡萄、石榴、以及橄欖等果實來獻給上帝為祭。

聖殿被毀之後,猶太人遭流放異邦,這為五旬節帶來了兩樣改變。首先,漂流異邦的猶太人還未擁有固定的猶太曆,因此為了能在正確的時間守節,這些猶太人也如同對待其它猶太節期那樣,將五旬節加上一天。於是乎,《希伯來聖經》裡的一天節日變成了兩天。

其次,五旬節在聖殿被毀後,失去了它大半的重要性與實際意義,因為再也沒有任何地方可以讓百姓獻祭,況且許多的猶太人也從此脫離農耕,遷移到城鎮生活。

眼見這個《希伯來聖經》明訂的節日愈來愈受到忽視,長此以往不堪設想。為了再次賦予它意義,好讓百姓忠心奉行,拉比賢哲們於是教導,五旬節不只是一個農業節期。

拉比賢哲們根據《希伯來聖經》的記載,運用「匠心獨具的算數法」,推定從以色列人出埃及直至上帝於西乃山敵示律法為止,剛巧過了七星期,藉此將五旬節與上帝於西乃山頒賜《妥拉》的顯聖歷史連在一塊。也因此,五旬節擁有一個別名,叫作「賞賜我們《妥拉》的時刻」(Z’man Matan Toratanu)。因著這個新含義,五旬節重新取得在猶太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畢竟,對猶太人和猶太信仰來說,有什麼比頒賜及領受《妥拉》來得更重要?拉比賢哲們力爭表示,五旬節所紀念的,是一件發生在猶太信仰史及世界歷史中的劃時代事件。

既然五旬節也在紀念上帝頒佈《妥拉》,則「俄梅珥數算期」也跟著多了一層新的含義。

拉比賢哲與猶太神秘主義者都教導,五旬節是一個上帝與猶太人「完婚」的永桓委身時刻。上帝與他的百姓在逾越節時彼此誓約,然後在「俄梅珥數算期」談戀愛與訂婚,讓彼此間的信任與愛情更深刻與強烈。所以「俄梅珥數算期」不再只是用來數日子等收割,而是也代表了一段銘感於心、今人雀躍期待的時期。在這段期間裡,上帝與猶太人的關係快速地朝顛峰邁進,亦即朝向西乃山的婚禮。在這場婚禮中,上帝將《妥拉》這「結婚信物」賜給了猶太人。所以,「俄梅珥數算期」不再只是一段計算收割到來的日子,而也是一段要人把握光陰,預備迎接散示的卓絕時光,

如今,對住在以色列地的猶太人,以及改革派的猶太人來說,五旬節只有為期一天。對居住在以色列境外的正統派與保守派猶太人來說.五旬節一共是兩天。

五旬節的主要慶祝活動都在猶太會堂的宗教儀式中舉行。晨間儀式裡會增添讚美上帝的「哈利爾」詩篇。有些會堂會吟唱一首用亞蘭文寫成、名為「序曲」(Akdamut)的中世紀詩禱文(piyyut),在讚美上帝的同時,也表達對彌賽亞紀元的引頸企盼。由於五旬節也紀念上帝賜下《妥拉》,因此誦讀十誡就成了當天指定的《妥拉》誦讀進度。和逾越節與住棚節這兩個朝聖節期一樣.在五旬節當天(對守兩天節期的人來說,則會在第二天)也會誦讀一些 「紀念禱文」(Yizkor prayers)。

在五旬節當天(對守兩天節期的人來說,則會在第二天),猶太人會誦讀《路得記》的經卷。在五旬節誦讀《路得記》的理由有兩個。首先,《路得記》裡的故事就發生在收割時節,因而與春收的節期產生關聯。更重要的是,《路得記》裡訴說著,一位摩押女子自願成為猶太人,並對她的婆婆說:「你往哪裡去,我也往那裡去;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路得記一章16節)所以,在紀念上帝頒賜《妥拉》的五旬節裡,誦讀這卷述說接受上帝以及領受《妥拉》的《路得記》最適合不過了。

有兩個風俗與紀念五旬節有關,其中一個是古老的風俗,另一個則較新。在十六世紀卡巴拉主義的帶動下,猶太人開始在五旬節當晚 (對守兩天節期的人來說,則會在第一晚)徹夜誦讀經文。既然五旬節是在紀念上帝賜下《妥拉》,所以整夜學習《妥拉》是件再好不過的事。這項風俗被稱作「五旬夜讀經」(Tikkun Layl Shavuot,字面的含義是「五旬夜預備好的經文」),近幾年來變得愈來愈風行。

在這「五旬夜」,有些會堂和猶太社區會從《希伯來聖經》的每卷及《他勒目》裡各挑出一部分「預備好的經文」來研讀,其它的會堂及猶太社區則選擇不同的誦讀內容。有些人會誦讀徹夜,其他人則志在體會 Tikkun 的精神,象徵性地在晚上研讀幾個小時。

有則猶太傳說提到。在五旬節的午夜整點,天門會打開片刻,上帝也在那段時間回應地上來的禱告。發明這則傳說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在深夜的讀經聚會中,幫助孩童及疲倦的大人保持清醒、警覺與興致。

第二個與五旬節有關的習俗是改革派猶太信仰在廿世紀的美國所創始的「信仰堅振禮」。早期的改革派猶太人士廢除掉猶太信仰中的「成人禮」,認為那是使年輕人不再繼續學習猶太信仰的「人為」因素。與此相較,他們訂定了一套宗教教育規範,讓猶太青少年男女一直到十五、十六或十七歲都還繼續學習,並最終透過「信仰堅振禮」,告白他們對上帝與「妥拉」的忠誠。這個「信仰堅振禮」會在五旬節舉行,不僅是因為該節期是在學校的放假期間,也是因為這個歡慶《妥拉》賜下的節日正好是讓人對《妥拉》之教導表明堅信的完美時刻。

在許多改革派會堂,以及某些採取這個儀式的保守派與重建派猶太會堂中,「信仰堅振禮」(Confirmation Ceremony)在過去和今天都是個表彰學習成績、靈性委身,以及強調家庭與社區歡慶的盛大儀典。有些會堂選在五旬節開始的當晚舉行「信仰堅振禮」,有些則是在五旬節的早晨舉行。除了誦讀禱文、吟唱一些特別的詩歌,以及接受堅振禮之年輕人的個人見證外,許多的「信仰堅振禮」還模仿古時的五旬節禮俗,在儀式中讓會眾將帶來的花卉與初熟的果子「獻給上帝」。即使大部分的改革派猶太會堂如今也已恢復為男孩及女孩所舉行的「成人禮」,「信仰堅振禮」仍是該派在提升年輕人教育及靈命成長時的主要努力部分。

在五旬節期,猶太人習慣用鮮花及綠葉來佈置會堂與家裡。五旬節最暢銷的食物是新鮮水果,這呼應了古時以初熟果子作祭品的習俗。

猶太人在五旬節也習慣食用乳製品,亞實肯拿漆猶太人則特別喜歡在五旬節吃「猶太餅」(Blintzes)。這些風俗的由來已不可考,但據傳說,以色列民在西乃山領受《妥拉》時仍像群小嬰孩,徜徉在《妥拉》的奇幻世界裡。據傳說的講法,如同新生的嬰孩只喝奶,所以猶太人在紀念西乃山的歷史時,也只該吃喝乳製品。

即使有過這麼多的努力想為五旬節注入一股新意,但現今除了正統派猶太社區對所有節期都一視同仁地遵守與慶祝外,沒有任何的猶太節期像五旬節這樣地飽受忽略。五旬節只是一或兩天的節期,又常卡在工作忙碌的週間。它只是月曆上一個微不足道、孤立、無法讓人容易記起的節期。它沒有什麼特殊的教儀,像是在猶太新年吹公羊角號、住棚節的小棚子、棕樹枝與香梅果,也沒有修殿節的金燈台與蠟燭、普圳節的「貴格」(噪音器)與扮裝風俗、逾越節的團圓宴席以及無酵餅餐點等等。

世故精明的城市族群鮮少能夠認同一個紀念大自然變幻的農收節慶。

儘管如此,如果大部分現代猶太人還願意委身學習並實踐《妥拉》,則五旬節仍將是猶太生活中的核心節慶,畢竟《妥拉》的賜下是猶太生活的中心事件。

然而,一個從許多猶太人身上所看到的悲哀現實是,《妥拉》已不再是他們生命的重心。評多人對它習以為常,甚至不再認為它的律法有拘束力。今天,許多遠占「聖書的子民」(People of the Book)的後裔已無法閱讀原文的《希伯來聖經》,甚至很少閱讀《希伯來聖經》的翻譯本。對可能絕大多數的人說,《妥拉》裡頭的「概念」或許有勵志及教育性,但實際上,他們卻鮮少閱讀《妥拉》,並且偶爾才奉行它的律法。

現代曾有人試著鼓吹去紀念五旬節在農業方面的意義,迴響卻很冷漠。而那些試著透過遵守「五旬夜讀經」來將五旬節慶導回領受《妥拉》這個主軸的人,只號召了極少數人的迴響和參與。「信仰堅振禮」試著為五旬節注入新目的,見證年輕猶太人一生委身《妥拉》,但它仍逐漸淪落為一般的學校畢業典禮,缺乏其實的信仰確認。

這樣看來,五旬節會成為猶太曆主要節期中最不為人知與最被忽略的一個,實在不今人意外。

猶太社區能夠採取什麼行動?

難道我們乾脆就把五旬節廢了嗎?或是只把它用來激發思古幽情,以及提供族群的共同記憶?難道我們就把持守它的任務全推給虔誠的猶太人嗎?

有兩個方法可以重新恢復五旬節的意義,讓它在這個世代中再次普及。

在世界的許多地方,某些猶太信仰的觀點(例如建立社區、援助以色列國、倡導社會公義、對抗反猶主義等等)已經成為現代猶太人優先的關注。但現代猶太人需要不斷有拉比與猶太信仰教師們來提醒,他們個人與上帝之間的靈命關係,以及《妥拉》與誡命在他們生命中的核心地位,其實才該是最優先的事。

當《妥拉》不再只是理論,而是能實際成為猶太信仰的焦點時,則猶太人將快樂與感恩地紀念領受《妥拉》的週年慶,五旬節也將能夠成為一個慶祝《妥拉》賜下的歡樂慶生會。

五旬節慶可以因著回溯本源,及透過現代語彙及比喻的重新詮釋而得到新生。古代猶太人在五旬節所獻的,是他們果園與葡萄園裡的初熟果子。今天雖然少有猶太人真正過著播種採收的田園生活,但大部分猶太人仍然可以體認並歡慶他們自己生命中初熟的果子。

從五旬節時移到翌年五旬節期間,許多猶太人都在經歷值得表彰與感恩的生命新經歷,例如:喜獲麟兒;小嬰孩開始學步與說話;幼童開始學習閱讀;從學校畢業;找到一份工作;墜入愛河;結婚;事業及個人的成長;取得成就或達到目標等等。

五旬節可以作為慶賀現代人初熟果子的節日,藉此為著上帝的諸般祝福來獻上真誠的感恩。在五旬節,每個快樂與感恩的人都可以來表達他們的歡樂與感謝。

借用當代米哈里拉比(Rabbi Eugene Mihaly)的話,五旬節以它悠久長存的目標將可以證明並確認:「西乃山的經歷永遠是在當下,而不只是過去的事件而已。只要我們聚在一起尋求上帝的同在、更新與上帝的約、發掘祂的旨意,並且每當我們專心傾聽、領受所聞、並將它傳揚出去,我們就如同是站在西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