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難題 > 新約難題 > 索引

誰是浪子?

經文:路15:11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

在這世界著名的「浪子回頭」比喻中,其實浪子不只一人,而是兄弟二人。他們二人為回頭的浪子及不回頭的浪子,又分別代表二類人,小兒子代表肯挨近耶穌的税吏和罪人(路15:1),大兒子則代表議論耶穌的法利賽人和文士(路15:2)。

在故事中,小兒子向父親求應得的家業(路15:12),按猶太人律法來看,這是合法的,不必等待父親逝世,只是這樣求產業的方式,讓兒子對父親的心昭然若揭了。小兒子在外花天酒地,窮途潦倒,便悔罪過來,回到家中,在父親面前痛哭認罪(路15:21),父親把小兒子作為上賓款待,高興而快樂(路15:22〜24)。大兒子看見,心生不滿,不肯進去,對父親滿口埋怨(路15:29),父則説:「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路15:30父親的意思是:大兒子雖有父同在,卻不體會父的心,如同法利賽與文士,雖信神卻不體會神愛罪人的心意,他們對最大及第二大的誡命(愛神與愛人)早已遺忘了(參路10:25〜28,神=父親,人=弟弟),這是他們最大的毛病。從大兒子的身上,他們看見一面鏡子,鏡中的人就是他們自己。

大兒子可代表以行為討父神喜悦,卻不理會父神心意的人;小兒子代表無助的可憐蟲,除了向父神認罪、求憐憫恩典外,真是乏善可陳。大兒子與小兒子分別代表二種道路,一是以工作行為討神喜悦之道,一是認罪求赦罪恩典之道。大兒子只看見弟弟的罪行,卻沒看見他的悔改,因為他太自負、太自義,看不見自己的罪行,看不見沒有愛罪人的愛, 是個罪行。他實在離開父神的心太遠了。

馬有藻著,《分解真理的道》(台北:華人基督徒培訓供應中心,2005)
這是好書,特此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