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文庫 > 文章尋索

會聆聽的女人                 蔡黃玉珍師母

你希望人見人愛,作一個善解人意的女人嗎?秘訣是學會聆聽的藝術。「聽」(hear)和「聆聽」(listen)有所不同──前者是流在膚淺的層面,後者則是用心去聽,用腦去思量。不要站在自己卻是對方的角度去聆聽。早在3000年前,聖經已強調「聆聽」的重要:「未曾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箴言18:13)

聆聽是一種關懷

人與人之間若沒有真正的「聆聽」,不知不覺誤會就會累積起來,繼而使人際關係受到破壞。所以善解人意的女人必須學會怎樣聆聽。聆聽是一種關懷──C.A.R.E.是聆聽的四大秘訣。

  • Concentrate 集中精神
  • Acknowledge 認同對方
  • Respond 作出反應
  • Empathy 共鳴同感

集中精神

當別人找你傾訴時,首先要表達你有興趣去聆聽。為免在交談途中受到干擾,可以關上電話或放下手邊工作,對方會感激你對他/她的看重。在聆聽過程中,必須望著說話的人,這是尊重對方的表現。我曾帶領過一個聆聽的活動,二人一組,輪流分享一分鐘最快樂的事情,聆聽者必須集中精神,注視對方並專心聆聽,之後大家感到快樂極了。下一分鐘則由其中一人再分享她最難忘的經歷,但聆聽者毋須專心聆聽,且表現出心不在焉,滿不在乎對方的樣子。最後,分享者都不約而同地感到不被尊重,也很不舒服,十分生氣。從而學會了集中精神,專心聆聽的重要,並且最好一邊聽,心中(或用筆)一邊記下重點,以便稍後能作出適當的回應。

認同對方

來找你傾訴的人,肯定是對你十分的信任,因此聆聽者必須不負所託。我曾找過一位自己很是信任的長輩傾訴,但在過程中,他總是打斷我的話,令我很失望;從而學會了在聆聽時,絕不打斷對方,以免顯露自己的膚淺。聆聽時,如果你同意就點頭;聽到自己喜歡的內容,不妨作出合宜的微笑,示意欣賞;在對方未說完之前,盡量避免先入為主,不要太快下評論,切忌出言反駁對方。當一對夫妻相爭,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管誰對誰錯,他們確實受了傷害,感到痛苦;即使對方有錯,但在訴說的過程中,他/她也極需要和希望你認同其感受,因為感受是直覺的、並無對錯之分。

作出反應

聆聽者不是一塊無感覺的木頭,單單聽而沒有反應,在適當時候也會提出一些問題,令對方知道你在聆聽。例如,你的意思是不是這樣?你是否感到很難過......你的回應往往會令對方感受到你看重他/她。聆聽者的友善眼光,可鼓勵對方抒發更多心裡的話,但小心不要作出錯誤的反應,例如分享自己的難處,這往往會使對方心情更沉重。一位剛畢業的神學生,也許因缺乏人生經驗,以致在一位女士找她傾訴難處之後,竟接著訴說自己更大的難處,以為可藉此激勵她;豈料那位女士不單沒有因神學生的話卸下重擔,反而背上更大的包袱,感到百上加斤,十分難受。錯誤的反應,包括家長式的教導都不合宜,因為說教容易實踐難;除非對方請求教導,否則聆聽者還是先學會專心聆聽就可以了。

共鳴同感

聆聽者必須有身同感受的同理心(同理心就是,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諒解、明白),好讓對方知道你明白他/她,且在情感上給予支援,替他/她打氣。即使你沒有接受過助人技巧的訓練,單單學會「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你已經成功了。認識一位女士,我發現很多人愛找她傾訴,細問原由,才知道她在聆聽別人的難處時,常會流出眼淚,深表同情;雖然暫時無法改變事實,但卻使對方感受到別人的同情和諒解,內心自然舒服得多。聆聽者還要學會除去自我,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別人怎樣看你和待你,自我的人通常都是自私和自大──自大一點,答案就是「臭」,自大的人好像在發臭一樣,人人避而遠之,相反懂得站在別人角度去看事物,一定人見人愛。

懂得聆聽的女人,自然受歡迎!

蔡黃玉珍 © 以斯拉培訓網絡 2012 / 曾登載於《號角月報》加西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