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文庫 > 文章尋索

每天都要有寫作                                        蔡春曦牧師

- 陳終道牧師留給我們最寶貴的遺產

我最近連續參加了兩個喪禮,都是在同一個殯儀館舉行,兩個聚會都有很多人參加。第一個是林思齊博士的安息禮拜,當中有很多政要和基督徒出席。另一個是陳終道牧師的安息禮拜,當中有很多不同教會的牧者和弟兄姊妹參加。我參加林思齊的安息禮拜,是因為他是我家庭的朋友,內子和女兒都有在報章刊文紀念他。至於參加陳終道牧師的安息禮拜,因為他是一位我敬愛的牧者,也是我服侍的機構的顧問,我從他身上所學習到的,影響我的一生。

我是在小學時候信主的,從小到大都有讀屬靈書籍的愛好。我還記得中二的時候,我把零用錢儲起來,為了要買一套基督教的書。每一天中午吃飯時我都會到附近一間基督教書室,去望望那一套書。直到一天當我儲的錢夠了,終於把陳終道牧師寫的《新約書信講義》買回來,那是我當時最想擁有的屬靈書,真是興奮不已。我把書裡的內容一一抄寫在自己的聖經裡,視之為非常寶貴。我是一個愛書之人,家裡有過萬本書,中英參半,但在中文的書中,最多的是陳終道牧師的著作。後來我到了溫哥華牧會,這已經是十八年前的事,這裡是陳牧師居住的地方,我就有更多機會與他接觸。一次知道他病危的消息,我和教會的教牧同工們一起到醫院探望,他的家人甚至要為他準備安息禮拜。但一個星期後陳牧師的情況好轉,並且多活了十八年。之後我有機會請教陳牧師聖經上的疑問,而且當我成立以斯拉培訓網絡的機構時,邀請他出任顧問,他也一口答應了。

在陳牧師在溫哥華的安息禮拜上,我領受良多,甚至比我參加過的培靈會或所讀過的書有更深的領會。禮拜上由陳牧師的兒子讀出他父親的生平時,其中一句話對我的心靈有很大的沖擊,原來陳牧師曾立了心志,就是「每天都要有寫作」。當安息禮拜來到瞻仰遺容時,我看著陳牧師的遺容有一分鐘之久,目光久久也不願意離開。

為什麼陳牧師的安息禮拜中,那一句「每天都要有寫作」,會對對我產生那麼大的迴響?

第一,這是一個答案。在華人教會中著書的人不多,當中為人熟悉又多產的作家也沒有幾位,很少像陳牧師一樣有那麼多的著作!筆者並有其他的信徒都常發出類似的問題:「怎可有人像陳牧師能寫得那麼快、寫出那麼多的釋經書籍呢?」這個問題終於有了一個滿意的答案,原來他「每天都要有寫作」,怪不得他能寫出那麼多寶貴的著作!從初信造就、神學專論、聖經註釋、見證傳記等各類書籍都有,原因就是因為他早巳立定心志:「每天都要有寫作」!

第二,這是一種堅持。要堅持每一天去做同樣的事是件很難的事情,如果每天要堅持寫作,那麼一年就要堅持365次,如果一生有30年寫作的生涯,那麼就要有30 x 365日的堅持,這一點也不簡單。就好像我年青時立志要每日讀聖經,總是要提醒自己不要有第一天的失敗,因為有第一日的失敗,就很容易有第二次的失敗。所以堅持到底是件不容易的事。要堅持每日早睡早起、多做運動、日行一善等,巳並不容易,何況是堅持「每天都要有寫作」呢?

第三,這是一種操練。誰一生下來就會寫作?當然沒有,都是要經過長年累月的學習才會有成功的一天。我猜陳牧師剛開始寫作時,不一定有很多喜歡看他的書的讀者。我估計陳牧師也會有錯別字,或有不知道用什麼措辭、題目的時候。但若果一個人肯每天恒常去做,自然會越寫越好、越寫越快、越寫越深。只要多操練,有一天就會有很顯著的成果。有些人事奉了一段日子,想到自己有什麼東西可以留下去時便開始寫書。但執筆時有如鋼鐵般千斤重,困難就在於沒有每天的操練。

第四,這是一種奉獻。有些人為主奉獻自己的金錢、才智或時間參與教會的聖工等,而陳牧師就選擇了每日寫作以作為對主馨香的活祭。他犧牲了每日與家人某些活動的時刻,犧牲了某些陪太太聊天的機會,也犧牲了某些自己娛樂的時間,而花時間在寫作上,以此作為奉獻。現在陳牧師已過世,容許我為他作個見證。陳牧師出版的書都是不收稿費或版稅的,所以他不是為了賺錢而去做,這個奉獻其實一點也不少。他只為了讓更多信徒得到造就,而奉獻出寶貴的時間每日都寫作。

第五,這是一項投資。有一首歌叫《小小水滴歌》,裡面的歌詞說:「小小點點水滴,積聚成大海;小小細細砂粒,積聚成大地。」積少成多,我們每日把一元放在小錢箱裡,慢慢就能儲到足夠的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要寫一本屬靈的著作,要慢慢儲蓄,每日寫一點,到一年就能成為一本巨著。我們看到很多陳牧師很厚的著作,就是他一點一滴累積下來美好的成果。世上的人多投資在地上,但陳牧師的投資是在天上的,將存留到永恒。

第六,這是一個典範。從安息禮拜陳牧師的家人分享中,讓我們得知陳牧師是一位很好的父親,是父親們的典範;他又是一個好丈夫,是丈夫們的的典範;陳牧師是一位好牧者,對於作為牧師的我,更是一個好牧者的典範。他是位好牧者,不單在於他能很好的牧養群羊、會講道、能傳達神的道,乃是在牧養和教導之餘,更加上了文字宣講的事工,把從神領受的信息透過文字傳遞出去。如果一位牧師講道是對著200名會眾,那麼領受的就只有這200人。但陳牧師把他的講道印製成書,讓整個世界,特別中國內地的信徒多得造就,影響非常深遠。

第七,這是一個激勵。陳牧師一生努力寫作,他可算是華人史上寫最多釋經書的作者,在新約27卷書中,他寫了所有書信、啟示錄以及馬太福音。雖然他每天寫作,卻仍未能寫完所有想寫的。他的生命成為了我們的激勵,如果我們能更早一點開始學效陳牧師的榜樣並加倍努力,相信能寫出更多有價值的書。

第八,這是一筆遺產。當一個人要離開世界時,有人把房屋、存款或物件留給後人。在基督教的領域裡,最大的遺產就是屬靈的書籍,陳牧師在這方面留下的遺產很多。但依我看來,「每天都要有寫作」這句話才是最大的遺產。如果說書是一筆遺產,那看完了這些書就沒有了。陳牧師的著作很多,但窮他一生所書寫的也很有限。要是我們能學習他那樣,每天都寫作,那麼他那寫作的生命就能延續,到我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也會不斷流傳下去。所以我認為「每天都要有寫作」這句話就是他留給我們最大的遺產。

今時今日雖然看書的人少了,很多書室也因少了人買書而關門,不過上網發表意見的人倒不少。我個人看見很多網絡上的文章,很多都是不正式或不嚴謹的文字,批評教會或負面的消息也不少,一點都不能構成教會能長久保存有價值的遺產。相反的,陳終道牧師讓我看到他對著作的認真,他的文字十分嚴謹,每當整本書經過了編輯和校對後,到了陳牧師手中時他仍能找出數百甚至過千個錯處,怪不得他的著作能流芳百世,造福萬代。

蔡春曦 © 以斯拉培訓網絡 2010 / 曾登載於《基督日報》2010.12.13 及《佳美腳踪耀主名》(陳終道牧師追思會特刊)

關鍵詞: 陳終道牧師 /新約書信講義 / 寫作 /文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