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不多達4年之久的流血衝突未完全告一段落,爭拗不休(參 Jos., BJ 2.487-498, 7.409-420)。有2名顯赫的猶太人領袖伊蘇多勞和林頓,曾向羅馬該撒控告亞基帕一世,卻為該撒革老丟判以死刑。這加劇了亞歷山太城的希臘人和埃及人反猶太和反羅馬的情緒。
主後66年,當亞歷山太城的居民聚集在半圓劇院,猶太人以為他們在計劃再次掀起猶太人的公民權問題,他們企圖進入集會;可是猶太人卻被群眾阻止,其中有3人更被拖走和燒死(Jos., BJ 2.490-491)。猶太人以擲石反擊聚會的人,縱火燒那座半圓劇院。
當地巡撫「提庇留.猶流.亞歷山大」(Tiberius Julius Alexander, the procurator;任期約為主後66-69年)嚴懲和警告那些猶太人,卻不受理會,於是他動員羅馬軍隊鎮壓反抗的猶太人。按約瑟夫記載,在這衝突中約有5,000名猶太人死去(Jos., BJ 2.494-498)。
到了維斯帕先(Vespasian;任期約為主後69-79年)作羅馬該撒時期,他向羅馬帝國治下的所有猶太人,徵收原獻給耶路撒冷的聖殿稅,其稅率高出以前的達6成。這促使散居的猶太人對生活在羅馬政權下更加不滿。
主後115年,亞歷山太城的猶太人再度跟希臘人發生衝突。雖無法得悉其典故,古利奈加(Cyrenaica)的猶太人開始叛亂,其中有位自稱為「王」的盧古亞(Lukuas)到達亞歷山太城,被這城的原居民恥笑,隨後引來大規模的衝突,並蔓延至埃及大部分地方,雙方損失慘重。最後,猶太人在希臘人、村民和羅馬軍隊的夾攻下被制服。從此,在埃及地的猶太群體大大縮減,他們不再享有以前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