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背景

> 耶穌生平

居里扭作敘利亞總督的任職次數之謎

新約聖經提到羅馬帝國的2次人口調查,每次都用希臘文apographe這詞來表達「登記」。這詞在路2:2譯作「戶口登記」(譯註1);而在徒5:37則譯作「登記戶口」(譯註2)。英文census這詞源自拉丁文census 這字,意即「估價」,後來為希臘文援用為kensos,意即「稅款」。

徒5:37那次的戶口登記是在主後6年舉行,引發了加利利的猶大(Judas of Galilee)為首的叛亂。猶太地(land of Judaea)那年被併入羅馬的行省制度,而戶口登記之目的,就是要估計這個新成立的行省應該給羅馬帝國的國庫繳納多少的稅款。那次是由敘利亞的使節(legate of Syria)居里紐(P. Sulpicius Quirinius)所主持的。對於加利利的猶大和奮銳黨(Zealot)而言,向異教君王的要求繳稅是非常不能容忍;有人認為奮銳黨就是在這時組成的。

在路2:2的戶口登記過程中,耶穌基督誕生於伯利恒。學者們一般都接納和採用這2種解釋:一、「這種報名上冊屬頭1次,是在居里扭任敘利亞總督(governor;《和合本》籠統地譯作「巡撫」)的時候進行」;二、「居里扭任敘利亞總督的時候,頭1次行報名上冊的事」。因為古代銘文Lapis Tiburtinus(CIL, 14.3613)曾記述某名羅馬官員成為敘利亞總督之時,他是「第二次」(拉:iterum )任此要職。有學者相信居里扭擔任此職共2次:首次是從主前4到1年,這期間就是路2:2所描述的戶口登記,導致約瑟和馬利亞要前往伯利恆。第二次便是徒5:37的戶口登記。然而,那名羅馬官員是否居里扭仍是個謎;而對於居里扭是多過1次擔任敘利亞總督,還是他以前曾任其他地方的總督,這次於敘利亞再次出任同1個職位,實在無法作定論。

〔譯註1:這是指《新譯本》及《現代中文》;《和合本》卻譯作「報名上冊」
譯註2:這是指《新譯本》;《和合本》卻譯作「報名上冊」;《現代中文》譯作「戶口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