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約時代有兩大家族,對當代的政治、宗教、經濟、文化等等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他們代表著新約聖經處境中關於猶太人的民族性和主流羅馬帝國的歷史;前者就是希律(Herod)家族,後者是該撒(Caesar;另有譯作「凱撒」)家族。要了解新約聖經的背景,必須要認識希律家族和該撒家族。
「希律」本身是以東人(Edomite;或以土買〔Idumea;希臘人所用的稱呼〕人),在許爾堪一世(Hyrcanus I)在位期間,所有以東人被迫歸化猶太教(Judaism)。雖則「希律」在血統上只是「半個」猶太人,但宗教上卻算是猶太教教徒。「希律」的父親安提帕特二世(Antipater II)在許爾堪一世統治期間,運用其政治智謀,不單獲得這位統治者的信任,又藉著協助當時羅馬帝國最大統領猶流該撒(Julius Caesar)東征,而得到世襲的羅馬公民權。安提帕特二世共有4子1女,長子和次子分別接管羅馬帝國的猶大省(Judaea)和加利利省(Galilee)。這位次子名叫「希律」,就是著名的、被後世所稱的大希律(Herod the Great)。希律家族成員的統治年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