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背景

> 希羅宗教

新約初期教會面對希羅宗教所帶來信仰和生活的衝擊

哥林多的宗教、地理和社會現象,直接或間接塑造了哥林多教會的特色,也刻劃出使徒保羅在這城傳道事工的挑戰。哥林多教會的增長並沒有減低教會要面對的信仰和生活的衝擊。在多元信仰和異教文化下成長的哥林多人的眼中,異教容許的一些行為不如保羅所見到的那麼嚴重。在異教的祭祀中,女性的角色不比男性的遜色;有理由相信保羅書信是針對當時異教祭祀誇張了女性的角色。

《哥林多前書》第八章強調知識和智慧,或許反映了某種主張追求知識和智慧的異教和學說,又或許反映希羅世界所著重的智慧、學術和哲理。對希羅世界的人來說,宗教的多元性和普遍性均深深地滲入他們的日常生活,而進食可能牽涉祭祀異教神明的禮儀,所以保羅要指出如何處理獻過祭的、或拜過偶像的食物。

除了哥林多外,新約聖經的徒17:16-31及17:16形容希羅世界是信奉多神的現象,跟弗4:4-6中所說的「一主、一信、一洗、一神」非常迥異。保羅在古希臘的學術和宗教中心:雅典,見到滿城都是來自希臘神話的偶像及其廟宇,當中最突出的要算是一座敬拜「未識之神」的壇(徒17:23)。

雖然這經節的希臘文是單數,然則學者們至今仍未能肯定這座壇是供奉一位不認識的神明(單數),還是許多不知名的神明(複數)。初期教父耶柔米說,這座壇是獻給許多的神明(耶柔米,《提多書註釋》1.12);若然這說法是正確的話,便說明了希羅世界的人是信奉「多神論」(Polytheism)。無論這說法成立與否,他們把這位(或眾位)「未識之神」歸入其內,是避免惹來那沒有提及的神明之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