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背景

> 新約正典及文獻

新約正典形成的第一階段:使徒教父時期

在使徒教父(Apostolic Fathers)時期,教會領袖和信徒意識到自己信仰之根源是猶太教,自教會誕生開始,基督教會所使用的《聖經》就是猶太人聖經(舊約聖經)。有些新約作者雖然似乎會採用希伯來文的版本,但他們大都是採用希臘文的舊約版本。某些圈子甚至採用如《以諾壹書》(1 Enoch)之類的《次經》。猶太正典當時仍未訂定,至少未得到法律名義上的確定,而這正典日後又是在反基督教的爭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下形成的。

早期教會的成立在信仰生活上確立了基督徒這個新群體,但若要更確切地建立基督信仰的獨特之處(有別於猶太教)及信徒的身份,就必須確認某書卷是新的(新約)正典,即是認同某書卷有著如同舊約聖經般的權威。使徒教父們漸漸察覺各(新約)書卷的權威和規範性,於是在其著作中常常引用這些書卷了。

某些教父不單接觸過耶穌的使徒,甚至於承繼他們在教會的牧養和帶領的責任。例如在安提阿的主教伊格那丟(Ignatius of Antioch;約主後35-107年)在其信中,把主耶穌的和眾使徒的教導歸為一類(Ignatius, To the Magnesians 13.1);而在另一封信中,他又刻意分辨自己和眾使徒的身份上的不同(Ignatius , To the Trallians 3.3)。

另一位屬這時期的教父,士每拿的坡旅甲(Polycarp of Smyrna;約主後69-155年)在多處引用「保羅和其他使徒們」這名稱作為權威的象徵(Polycarp, To the Philippians 3.2, 9.1, 11.2-3)。因此,使徒教父時期的教會領袖已明白「正典」不僅是舊約聖經,更包括主耶穌和眾使徒的教導。

在崇拜當中,早期教會已經開始探用一些屬於它自己的特殊傳統:例如在主餐(Lord's Supper)的禮儀中,主耶穌的死是藉著話語(word;最早期有關耶穌受難的敘述)以及律例的表徵(symbol)來表明的(林前11:26)。主餐的敘述是「從主領受的」,這個傳統觀念是一直受到謹慎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