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珥日(Purim;另有譯作「普珥節」)是一個猶太節日,慶祝時間為亞達月(Adar;第十二個月;公曆2-3月;若是閏年,則在第二亞達月)第十三至十五日,然而普珥日應是以亞達月第十四日為首天,第十三日只算是前夕。在舊約聖經《以斯帖記》(book of Esther)3:7, 9:24及9:26都用了「普珥」(pur)這詞,聲稱是「籤」的意思。其實,pur 並非希伯來文,很可能是亞述文(Assyrian)的puru,意指一塊卵石或一塊小石,可作掣籤之用。
《以斯帖記》講述了普珥日的來源:波斯王亞哈隨魯(Ahasuerus)在位期間(他大概是薛西一世〔Xerxes I;約主前486-465年〕,不過也可能是亞達薛西二世乃門〔Artaxerxes II Memnon;約主前404-359年〕,首相哈曼(Haman)下令所有人向他跪拜(斯3:2),他因被猶太人末底改(Mordecai;波斯王后猶太裔以斯帖的表親)拒絕跪拜而決意屠殺所有猶太人。由於哈曼為人迷信,便掣籤擇定吉日(亞達月第十三日;參 斯3:13)行事。以斯帖運用智慧扭轉局勢,令哈曼死在他自己所造的木架上(斯7:9),神透過她拯救了整個猶太民族。
在舊約聖經以外,最早提到普珥日的文獻是《馬加比貳書》。據《馬加比貳書》15.36的記載,猶太人在主前161年頒佈法令,把每年「十二月(敘利亞語稱為「亞達月」)第十三日,即『末底改日』〔Mordecai’s Day〕的前一天」,定為慶祝猶大馬加比(Judas Maccabee)擊敗敘利亞(Syria)將軍尼加諾(Nicanor)的日子。
假若《馬加比貳書》於主前第一世紀中期寫成,就可以證明到主前50年的時候,猶太人已在亞達月第十四日慶祝普珥日。《馬加比壹書》的平行經文(7.49)只提及猶太人規定每年以亞達月第十三日為慶日(後世稱之為「尼加諾日」〔Nicanor's Day〕),而沒有提到第十四日的普珥日。可是我們並不能單憑這節得出結論。
在主後第一世紀末,猶太裔史學家約瑟夫曾說猶太人守亞達月第十三日為尼加諾日(Jos., Ant.12. 412),而第十四和第十五日則是普珥日(Jos., Ant. 11. 295;參 斯9:21)。奇怪的是,約瑟夫並不用Purim 這字,卻說猶太人稱那兩天為phroureas(其他寫法包括phrouraias, phroureous, phrouraios)。Phroureas 這個希臘字大概是基於動詞phroureo,其字義是「看守」或「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