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背景

> 希羅宗教

東西方國家對帝王祟拜的基本觀念迥異

帝王祟拜的基本觀念是東西方迥異的。在西方,羅馬該撒是基於古羅馬的一種「神靈」觀念,他們認為人和物皆有守護神,各從其類,所以羅馬該撒的神靈是專司王權繼承人,並使該撒升到神明的地位。一般該撒不定自己為神明,如該撒亞古士督允許人民敬拜他的神靈,卻不自以為神明。

另外,在東方的宗教心理膜拜神格化的人物,他們對昔日的帝王當作神明,並存敬畏之心;但是除此以外似乎沒有真正的崇拜。東方的亞洲人心理輕易地把帝王奉為神明,如亞歷山大大帝,於是東方的帝王利用這種心理的特性,結果東方的基督徒(特別是小亞細亞一帶)為此事作了艱苦的奮鬥。

帝王祟拜在希臘化(Hellenistic)的城市似乎有所發展,學者Hans-Josef Klauck引用另一位學者普賴斯(S. R. F. Price)的研究,把帝王祟拜遺留下來的廟宇、錢幣、祭壇、描述祭司和祭祀的碑文等歷史文物,跟新約聖經內的地方對照,發現大部分都是西方或南方沿海的城市,例如徒9:30「大數」(Tarsus)、徒13:13「別加」(Perga)、徒14:19「比西底的安提阿」(Antioch of Pisidia)、西4:13「希拉波立」(Hierapolis)等(Klauck, Religious Context of Early Christianity,頁324);當中還包括《啟示錄》記載的那7間教會(啟2:1-3:22)。

總言之,帝王祟拜把愛國主義和個人崇拜結合為一,並把愛國行為變成了宗教上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