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背景

> 猶太教

猶太教發展的起源和發展的進程

在南北國的時代,猶大王約西亞(Josiah;統治期約為主前641-610年)的宗教改革無可避免地產生猶太教,這宗教改革的高峰是主前621年左右。合法的獻祭只限於耶路撒冷(耶城)的聖殿,這事實意味著許多人的信仰越來越跟聖殿及獻祭無關。

現代的研究指出,猶太人被擄往巴比倫對他們的打擊太過震撼,以致他們在被擄期間無法發展出正式的、非獻祭式的崇拜。在被擄時期,猶太人要面臨一個重要的抉擇:完全忠心地敬拜耶和華,讓民族和信仰得以存留下去;或是接受和吸收外邦國家的宗教和政治薰陶。若他們選擇前者,他們務必遵行妥拉(希伯來文Torah 的音譯;即是摩西的律法),以及應用在其生活的每一方面。

當被擄的猶太人可以回歸故地之時(主前538年),他們竟然大部分拒絕回歸。長期居住在外邦人統治的國家裡,猶太人必須在宗教上作出修正,而非獻祭式的宗教似乎要到較後期才有官方的及擬好的表達方式。

無論如何,妥拉便能切合猶太人當時的需要,就是一種完全不依附聖殿的人生觀和生活形態。他們視妥拉為可以和應該應用在生活每一範疇的原則,對所有自稱是猶太人的都具有約束力;而不會視它為一套法典而已。文士以斯拉(有學者稱他為「猶太教之父」)被擄回歸所要推廣及執行的,不是新的律法,而是遵守舊律法的新方式。

在以後數世紀中,那些在安提阿古四世依比芬尼(Antiochus IV Epiphanes;統治期為主前175-163年)時代作希臘化人士(Hellenizers)的領袖們,以及較富有的祭司們(priests),他們都決心反對文士以斯拉的政策。無意迴避律法的清楚意思的,則是一般普通百姓(來:'am ha-ares)。散居在西面的猶太僑民,傾向被希臘思想同化,流行的寓意解經(allegorical interpretation)更有助這趨勢。

另一個猶太教發展的里程碑,就是耶路撒冷祭司領袖們的希臘化,以及那些得勝的哈斯摩尼祭司兼君王(特別是亞歷山大楊紐〔Alexander Jannaeus〕)日後的墮落。對於敬虔的猶太人來說,聖殿崇拜漸漸變成一種責任多於喜樂。昆蘭的守約群體(Covenanters of Qumran)待神清除聖殿裡敗壞的祭司,他們才考慮在聖殿崇拜。然而,法利賽人(Pharisees)卻高舉會堂(synagogue),認為會堂是信徒既可以敬拜神又可考讀妥拉的地方。結果,耶路撒冷城到了耶穌的時代,設立了數百間的會堂(不計其他城市)。

自主前175年起,聖殿經常遭到不同方式的褻瀆,其他宗教團體已被摧毀或式微,使到以會堂為中心的信仰迅速增長。到了主後約90年,法利賽人的領袖們(拉比;Rabbis)認為有足夠勢力排除他們心目中的異端分子(來:minim ),包括希伯來人基督徒(Hebrew Christians),把他們拒諸會堂以外。

到了主後200年,經過一番鬥爭後,法利賽人成功地迫使普通百姓就範,若要自稱為猶太人的,必須順從他們。從那時起,直到猶太教開始受到現代思想影響為止,「猶太人」與「標準的、拉比的、正統的或傳統的猶太教」等詞基本上是同一界線的。

雖然法利賽人一直是少數群體,但他們的信仰觀點廣被接納,要知道其觀點似乎是將舊約聖經應用在回歸以後的社會情況中最合理的做法。此外,他們利用會堂作教導場所,使其觀點更為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