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背景

> 希羅宗教

該撒亞古士督歷年來在各地都有為他所立的祭壇

該撒亞古士督為人低調並拒絕「神」的稱號,寧願選取「最高領袖」(拉:princeps)的名銜是要暗示自己不是「獨權者」(拉:dictator)或「王帝」(拉:imperator);但羅馬帝國東部省份操希臘語的人民,已將神的稱謂賦予他身上。早於主前27年,希律大帝(Herod the Great)重建巴勒斯坦的撒瑪利亞城(Samaria),為記念亞古士督而改城名為Sebaste(即是希臘語的Augusta),更把城中的神廟奉獻給羅慕路斯(Romulus)和亞古士督。

後來,高盧(Gaul)的拿波城 (Narbo)有一座膜拜亞古士督的祭壇;主後12年,杜蘇(Drusus)又為羅慕路斯和亞古士督二人在里昂(Lyons)興建另一座祭壇(參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Vol.10, 209及下)。

主前一世紀末在以弗所的一塊碑文,稱「亞古士督」為「世界的救主」(臘:soter),而小亞西亞的proconsul(譯註:《和合本》譯作「方伯」;《新譯本》則譯作「省長」)在一封公函中,指亞古士督誕生之日為世界帶來「福音」(臘:euangelion)。亞古士督治下的羅馬帝國,的確是盛世昇平,因此人民把「和平的祭壇」取代了「雅努斯之門」(拉:Janua Foris;雅努斯〔拉:Ianus;英:Janus〕是羅馬本土最原始的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