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背景

> 散居的猶太人

起初猶太僑民備受重視但後來因兩名猶太兄弟被巴比倫人屠殺

僑居巴比倫的猶太人備受重視,羅馬分封王大希律想選立大祭司之時,曾考慮僑居巴比倫猶太祭司中選出一位,好讓他與亞薩西斯王朝(Artaxiad dynasty;主前189-主後12年)建立友好關係。在大希律至「希律的聖殿」被毀期間,羅馬政府盡力使巴比倫往這聖殿朝聖的道路亨通。「第一次猶太人叛亂」沒有巴比倫的猶太人參與,羅馬政府事後特意吩咐猶太裔史學家約瑟夫向他們解釋,叛亂者是罪有應得,可見相當重視巴比倫的猶太群體。

根據約瑟夫的記載,有兩名猶太兄弟,阿先紐(Asineus)和阿列魯(Anileus),他們招攬和武裝起不少青年人,並建立自己的城堡,保護自己的利益。這引起巴比倫總督的關注,便計劃在安息日攻擊他們,因為猶太人不會在安息日打仗。然而,這計劃被阿先紐識破,先發制人地擊敗他們。當帕提亞王亞達巴蘭三世(Artabanus III king of Parthia;任期約為主後10-38年)得悉此事,把巴比倫交由阿先紐管理以示仰慕其勇於,他便儼如一位分封王。

隨後,阿列魯後來娶了一位帕提亞將軍的寡婦為妻,這女子繼續膜拜她的神明而觸怒了猶太人;他們向其兄弟阿先紐投訴,可惜他在勸阻前被這女子毒死。由於亞達巴蘭三世的女婿米提利特(Mithridates)曾被阿列魯侮辱,為報復而攻擊阿列魯。阿列魯唯有逃往尼黑地阿,卻在那兒被巴比倫人殺掉。

巴比倫人屠殺猶太人,能夠逃亡的猶太人都前往西流古(Seleucia),在那裡留居5年,後來他們中間的5萬人被希臘人殺害(Jos., Ant. 18.310-379)。約瑟夫強調阿先紐和阿列魯二人的失敗,是由於他們違背了猶太人的律例。

僑居巴比倫的猶太人人數不少,當中有從軍的、作手工藝的、有經商的,在商旅主要的驛站城市,都有猶太人聚居(參 Jos., Ant. 18.313-314)。巴比倫的猶太群體似乎十分接納耶路撒冷的宗教領袖為權威,後者經常寫信給前者,信件內容主要是有關如何遵守聖曆、收集聖殿稅、遵守律法等事宜。他們彼此知道大家的意見和看法,在討論時常常援引對方的論點。

直到聖殿被毀,巴比倫成為保留猶太傳統的中心,巴比倫的猶太教領袖漸漸視自己為權威,取代原本屬於耶路撒冷的權柄(詳參 I. M. Gafni,Land, Center and Diaspora: Jewish Construts in Late Antiquity, JSPSup 21, 1997年,頁9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