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悔改呢?如何尋求赦免呢?一個人要以怎樣的話語和態度來向上帝纖悔,並祈求和聆聽弛的赦免呢?
拉比賢哲們教導說:「要在你死前悔改。」(《先祖》二章15節)因為沒人知道自己哪天大限將至,所以拉比賢哲在這裡的意思是:「要天天悔改。」
由於我們能夠跟上帝擁有私密的關係,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向上帝傾吐自己私密的告白,這是一種別人無法訴說,出於深切的痛楚、憂傷、內疚以及真誠的個人告白。
但若你覺得侷促不安,無法找到合適的話語向上帝傾訴,則以下這段日用禱文提供了恰當的言辭:「哦,父啊,赦免我們,因為我們的行為偏差。哦,我們的王啊,原諒我們,因為我們犯了罪。你是滿有恩慈與饒恕的上帝,喜愛人悔改的主啊,讚美你!」
一年一度在猶太新年與贖罪日節期時,猶太人會集體轉向悔改這件事。藉由透過自省與祈禱來進入新的一年,以及用嚴肅與真誠的態度來回顧過去的行為、承認自己的過錯,進而尋求赦免之恩,猶太人的靈性得著更新與全然的重建,並且與自己、周遭的人,以及上帝重新和好。
「最大節日」的宗教禮儀引領每個猶太人自省並悔改。這些禮儀包括象徵上帝審判祂子民的某些儀式;誦讀長而赤裸的纖悔告白;誦讀描寫古時贖罪日祭儀的經文,亦即將二隻公山羊獻給上帝,另一隻象徵眾人過犯的代罪恙羊則被放逐到曠野;模擬古時大祭司進到至聖所去尋求上帝的饒恕;尼尼微全城因悔改獲救的撼人故事等等。但今天不再有獻牲祭儀,不再有公山羊被放逐到曠野代罪受死,而且至聖所也不復存在。此外,很少人會照著字面來解釋禱詞作者所描述的天上意境,而幾乎都將它們當成試圖描繪上帝與其子民間那可畏關係的隱喻。
雖然如此,贖罪日宗教儀式與「最大節日」諸原始禱文的宗旨仍維持不變。十天的「悔改期」是猶太信仰一年一度「靈魂清算」期,也是一段嚴肅沉思、真誠悔改與歡樂更新的時光。
然而,禱文本身的力量終究不及躬身力行。因此猶太人的贖罪日強調付諸行動,例如請求被得罪之人的寬恕,以及去原諒那些尋求饒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