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文化

> 猶太教儀

歷史與沿革

原本,猶太人透過獻牲畜與農產品為祭來敬拜上帝。祭司(從摩西的兄弟亞倫開始擔任,爾後由其子孫承繼)負責執行每日的獻祭事務。

當以色列民在曠野漂流時,祭物是被帶到會幕那兒獻祭。在猶太人進入以色列應許地之後,人們築了許多的祭壇來獻祭。到最後,所有的祭物都帶到耶路撒冷聖殿去獻上。

英文「獻祭」(sacreifice)這個字的含義是指「為了得到更好的.東西,而犧牲某物。」舉例來說,在棒球場上有所謂的「犧牲短打」:打者雖然在一壘出局,卻可護送壘上的隊友進佔得分位置。

在猶太宗教儀式中獻上牲畜與農產品為祭,也帶有這層含義。敬拜者「放棄」牲畜與穀物,以求換得更有價值的「上帝的悅納」。

但是「獻祭」一字在希伯來文中有一層更深遠與重要的意義。「獻祭」korban 源自karov 這個字,意思是「親近」。「獻祭」是為了引導敬拜者進入與上帝更親密的關係中。

古時的以色列人每天會有兩次公眾的集體獻祭,一次在早晨,另一次則在下午。下午的獻祭屬於小型的獻祭,祭物包括穀物或麥粉。在安息日與節期會獻上額外的祭物,以此紀念這些特別的日子。另外,出於特別的原因或理由,個人也可以特別獻上額外的祭物。

西元前586年聖殿被毀,猶太人被擄到外邦,唸誦禱文逐漸取代牲畜獻祭,因為素來作為獻祭場所的聖殿已經不存在。

五十年之後,也就是大約西元前538年,猶太人獲准重回以色列地。再過了廿年,聖殿重建完畢,牲畜與農產品的祭儀再次恢復。但一些在被擄其間發展出來的禱文已經變得很普及,因此百姓除了獻祭之外,也繼續誦讀這些禱文。

西元70年,大希律擴建的第二聖殿被毀,猶太人被迫流放異鄉,並發展出更精細的禱文系統。隨著散居異域的時間加長,這些禱文就愈深地融入猶太生活中。於是,禱文儀式取代了獻祭,猶太會堂取代了聖殿,學者拉比取代了獻祭的祭司。

猶太禱文的形式模仿聖殿獻祭的形式,亦即一天當中有兩次禱告,主要的一次在早晨,較簡短的一次則在下午。後來,晚間儀式也列入宗教儀式的體制內,藉此反應人們從一天的開始、日間、直至一天的結束,都需要並渴望與上帝交流。

這種一天三次禱告的規定是根據猶太日程與非猶太日程的作息而制定。猶太日程的算法是以日落作為一天的開始和結束,亦即一天始於傍晚,然後延伸至隔日早晨,終結於隔日下午。而非猶太日程的算法是以早晨起床作開始,延續到下午,終結於當天晚間上床睡覺時分。在安息日或節期中會添加額外的禱文,以便突顯在這些節期所獻上的額外祭物。

每一種禱告儀式的形式都不同。有些禱文直接取材自《希伯來聖經》,有些則由不同時期的拉比賢哲寫成。每個世代都會增添一些禱文,漸漸地,每種禱告儀式會發展出自己的風格。

後來,禱告儀式的次序也開始被確定下來。第一本綱要而系統的猶太公禱書是由巴比倫書拉書院的院長阿姆蘭.班.謝什納拉比(Rav Amram ben Sheshna Gaon)在西元870年編成的。不到一個世紀之後,偉大的撒狄亞院長(Saadya Gaon,882-942)編修了一本更豐富、更何條理的公禱書。撒狄亞公禱書的希伯來文稱作「次序」(siddur),直到今日,它仍是「猶太教儀程序」(the Order of Service)的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