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文化

> 專文

歸依猶太信仰

一個生來並無猶太血統的人,可以透過歸依猶太信仰成為猶太人。在猶太信仰的起初,只有從亞伯拉罕和撒拉所延伸出來的後裔才是猶太人。當時的異教徒大多透過跨族通婚而成為猶太人,前提是他們必須宣告相信獨一的主上帝,並對人口日增的猶太族群保持效忠。

從亞伯拉罕時期到基督信仰誕生這段超過一千八百年的時間,猶太信仰接納、包容並歡迎任何想歸依上帝與猶太族群的人。猶太人根據希伯來文的「陌生人」或「異鄉人」一字,將歸依猶太信仰的男人稱作 ger,女人則稱作giyoret。一個懷著單純無偽的動機,真誠歸服猶太信仰的人,被稱作 ger tzedek,意思是「正直的歸依者」。

歸依猶太信仰最有名、也最顯著的例子記載於舊約聖經中的《路得記》。當時,摩押女子路得拒絕離開她的猶太婆婆拿俄米,對她說:「妳往哪裡去,我也往那裡去;妳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妳的國就是我的國,妳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路得記一章16節)

路得直到如今被視為歸依猶太信仰的典範,因為她堅定不移、歡喜快樂地接受獨一上帝與猶太人,作為自己的上帝與同胞。在基督信仰勃興之後,猶太信仰在勸化歸依一事上,變得消極與退縮。因為猶太信仰這時要面對的,已不再是勸化異教徒離棄偶像,尋求上帝;它身為一個宗教信仰,必須面對基督信仰這個選項所帶來的強大挑戰。

隨著基督信仰的宗教與政治勢力日益提升,並因著猶太人由於否認耶穌的神性,以及被誣指為殺害耶穌的族類,因而屢遭驅逐的前例,猶太信仰若還繼續在引人歸依的事上與基督信仰「較勁」,將會是一個不智且危險的舉動。

在過去兩千年中,除了幾個例外時期,猶太信仰從未對外傳教,或是積極地鼓勵非猶太人歸依猶太信仰。如果有人對拉比表示他想歸依猶太信仰,拉比都習慣性地拒絕他的要求。除非那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回來請求歸依猶太信仰,並且態度真誠堅定,那麼拉比才會同意教他認識猶太信仰,並最終讓他歸依。

因著猶太啟蒙運動,以及拜1776年美國大革命和1792年法國對猶太人「大解禁」之賜,猶太信仰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猶太人開始可以成為國家的公民,同時享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傳統。雖然這個新的地位並沒有帶來歸依猶太信仰的熱潮,也未能阻止六百萬猶太人日後遭到計畫性大屠殺的恐怖歷史,卻讓猶太信仰在現代世界中成為合法的宗教。

在世風之下的開放社會中,反猶的思想雖然仍像陰魂一樣地四處瀰漫,但猶太信仰卻也享有了猶太史上罕見的禮遇和接納。有愈來愈多人被猶太信仰的睿智真誠、靈性熱忱、道德價值、提昇生活的禮儀規範、以及緊密聯結的社群關係所吸引。

有些人在經過長期的哲學與靈性探索之後,歸依了猶太信仰。有些人則是因為渴望和猶太人結婚而歸依猶太信仰,還有一些是在結婚幾年之後,決定接受猶太信仰。雖然有少數拉比堅持,要先驗明對方 (特別是那些因著想結婚才來接觸猶太信仰的人) 的動機與誠心,才可以教導他認識猶太信仰,但大部分的現代拉比都十分願意指導那些前來求教,朝歸依之路邁進的人。

現代自由派的猶太信仰把歸依 (稱作「出於自願的猶太人」) 視為帶來群體人數成長與靈性復甦的重要來源,因此支持各種的「宣教」策略,積極鼓吹猶太人的宗教信仰、生活實踐與社群生態,藉此鼓勵非猶太人來歸依猶太信仰。

預備歸依猶太信仰是一個多步驟與多層面的過程,包括:

1.學習猶太信仰的內涵

學習猶太信仰指的是,研究猶太人的歷史、宗教信仰、哲學、神學、文獻、宗教儀典與敬拜習俗、曆法與節期、倫理與儀節,並學習希伯來文,亦即學習現代以色列國、猶太典籍,與猶太祈禱文所使用的語文。

成為猶太人固然要先了解猶太信仰,但光有知識是不夠的。許多聰明好學,但不想歸依猶太信仰的人,也可以藉由閱讀及上課來了解猶太信仰。因此,若想成為一名猶太人,還需履行其它的條件。

2.學習像猶太人一般接受猶太教義

有些猶太教義是無可爭辯,並且不容改變的。想要成為一名猶太人的話,必須先接受這些教義。一些重要的猶太教義包括:相信獨一的上帝;相信上帝是單一的,不可分為二或三個實體;相信上帝賜給人自由意志;相信人生來並無「原罪」,而是每個人透過個人的抉擇來跟隨或違背上帝的誡命;相信善行與罪行有其後果;相信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一個想歸依猶太信仰的人必須拋棄所有他先前所持,與猶太信仰相衝突的神學觀,並全盤接受猶太信仰的核心教義。

這說明了為什麼成為一個猶太人的過程被稱作「歸依」。僅僅在既有的知識上添加對猶太信仰的認識是不夠的。一個想歸依的人必須深切省察內心,然後採取行動,改變他舊有的信仰觀,代之以新的信仰理念。

3.學習像猶太人一般生活

一個猶太人過著一種遵守猶太倫理與儀節的獨特生活方式。有許多非猶太人已經在生活中實踐出猶太信仰的基本道德與價值觀了,但歸依猶太信仰表示,在實踐之外,還要進一步承認並接受這些價值觀的終極本源。光憑著是非概念來行善修身是不夠的。猶太道德律是建基在道德性一神論之上,也就是相信道德律源自上帝,祂是誡命的頒賜者與權威基礎。所以,成為猶太人意謂著遵照上帝的話語和旨意來遵行祂的倫理規範。

身為猶太人也會配合每日的禮儀慣例來生活。譬如說,一個認真的猶太人會遵守安息日與猶太節期,參與會堂與群體的宗教儀式,並賙濟窮人。許多猶太人謹守飲食條例,並遵行其餘的猶太律法與傳統。一個認真的猶太人會閱讀猶太書籍,訂閱猶太期刊,並在家中放置猶太手工與藝術品。一個認真的猶太人會透過課程或研讀,不斷地學習有關猶太信仰的事物。

預備歸依猶太信仰,代表緩慢但堅定地採納並實踐這些猶太規範與禮俗。歸依猶太信仰的過程通常需要九到十二個月,理由之一是,一個等待歸依的人需要用一整個猶太曆法年,來體認並參與每個節日的奉行。

一個想要歸依猶太信仰的人必須遵守愈來愈多的猶太禮儀,直到他全然適應為止。這時,旁人應可以從預備歸依者的每日生活與言行舉止中看出,他已經是一個猶太人。

4.歸化猶太民族

猶太信仰並不只是一堆宗教信念與習俗,也是一個族群意識,所以一個想歸依猶太信仰的人,必須對猶太人、猶太地、猶太人的關注焦點及猶太議題等有深切的體認與聯結,融入猶太人。

一個猶太人會對猶太會堂有歸屬感,並積極參與其中,因為會堂是猶太生活的中心。猶太人聚集在那裡,表現出他們的合一與共同的渴望。

許多立意良好的組織和計畫固然值得猶太人更多的贊助,但猶太人知道,他的首要義務是致力於猶太人所關注的事,因為猶太人若不關心自己,還有誰會關心呢?所以,猶太人會參與並貢獻一己之力給猶太人的社區組織,藉此在教育、休閒娛樂、關懷老弱殘病及身心上需要等方面,幫助其餘的猶太同胞。與此同時,猶太人知道,他們不單要關心與猶太宗教、種族與信念有關的事,也有義務去扶持非猶太社群的需要。

由於許多關懷猶太人需要的組織必須仰賴志工來維持運作,因此一個猶太人會樂於抽出時間,致力協助這些組織。猶太人固然也對任何有困難的人寄予同情與憐憫,但他們與其他猶太同胞之間卻有著如同家人一般親密的特殊聯結與責任感。所以,任何地方的猶太人若是遭遇逼迫、監禁,或是言語和肉體上的攻擊,每個有能力的猶太人都會提供幫助與安慰。

一個猶太人與現代以色列國與以色列國民之間擁有心靈上的聯繫,並分享了以色列地這塊猶太信仰有形與無形之原鄉所經歷的憂愁、喜樂、失敗和勝利。故此,一個猶太人會捐款給以色列,並購買以色列基金 (不管該基金的利率是否可以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因為這些錢會直接用來建設以色列。在隆冬之際,一個猶太人會捐錢買一顆樹苗,讓它被栽種在以色列地,因為這時是以色列植樹的季節,而以色列地需要更多的樹木。

一名想歸依猶太信仰的人,必須感受到自己是猶太人的一分子。即使在現今,身為猶太人同時意謂著一種榮耀與重擔。當一個人因著歸依猶太信仰而脫離多數人的宗教信仰與文化,轉而成為絕對少數的一分子時,他將感受到這個重擔。這個重擔也來自一個猶太人所背負的特殊身分與義務,來自明裡或暗裡從未絕跡的反猶主義,來自那股根深蒂固、至今依舊橫行於世的反錫安主義。最後,這個重擔來自於一個猶太人知道,如果希勒特再世,歸依猶太信仰者將與其他猶太人一樣,面臨生命的危險。

然而,對大部分的猶太人來說,身為一個猶太人所承受的重擔,遠遠不及身為一個猶太人所得享的榮耀。這些榮耀包括:在現今的世代隸屬於一個有著光榮歷史、被上帝選召來見證並傳達祂的旨意,並與他分享了特別又親密關係的民族;照著能扶持生命的價值與倫理觀,並配合著那些能提昇生活的禮儀與慶典來生活;在塑造猶太人的命運、改變並美化這個世界,以及期待無比榮美之終極救贖的臨到上,成為上帝的工作伙伴。

一個歸依猶太信仰的人,必須預備好成為猶太人的一分子,並肩負起連帶的責任與包袱,滿足和榮耀。若一個想歸依的人已經學習了猶太信仰,成了猶太教徒,照著猶太人的樣子來生活,並且對猶太人有了歸屬感,則他必須透過一些儀式來正式完成歸依。

由於行割禮 (brit milah) 是表明與上帝立約而在身體上所做的記號,因此歸依猶太信仰的男子必須在伴隨著禱詞誦讀的儀式中接受割禮。對成年男人來說,割禮是十分疼痛的程序,所以一個接受割禮的歸依者也由此表明了他們對歸依與投身猶太信仰的真誠。在今天,許多歸依猶太信仰的男子早在甫出生之後不久就已割過包皮。對這些男人來說,猶太律法有一條稱為「見血」(hatafat dam) 的通融規矩,讓那些透過現代外科手術所完成的割禮可以被承認為猶太割禮。

歸依猶太信仰的男女性都要浸入「淨身池」(mikveh),也就是一個盛了水的禮儀用池之中,藉此象徵儀式上的潔淨。歸依者透過浸入「淨身池」,得到靈性上的「重生」。整個浸儀伴隨著禱詞的誦讀,構成歸依的儀式性要件。

在這些儀式之後,歸依者來到 beit din 意即通常由三名拉比所組成的「拉比法庭」之前。這些拉比詢問歸依者的動機與意圖,確認他對猶太信仰已具備基本的認識,並且願意永久委身於猶太宗教信念、倫理道德、禮儀奉行與族群意識。然後,拉比法庭舉行一個歸依慶典,正式接受歸依者成為猶太人。

有些現代的改革與重建派拉比可能會略過一個或幾個歸依的儀式,而有些正統派拉比則會要求歸依者宣誓遵行安息日、節期,以及飲食條例等等的禮儀律。

這些對歸依者的不同要求,正反映出現代猶太信仰不同派別之間的差異。大部分的猶太人覺得這些差異反映出現代猶太信仰的多元本質,但有部分猶太人 (特別是正統派右翼人士與以色列當地的宗教組織) 堅持,只有他們的方式才正確,並且拒絕那些不按照他們的標準來學習猶太信仰、通過歸依儀式或遵行禮教的歸依者。

這種對如何認定與接受成為猶太人所產生的差異,在當代猶太社群裡引發了嚴重的分歧。為了猶太信仰的合一、猶太人的共同利益,以及猶太未來的前景,這些歧見需要被正視與解決。

歸依儀式可以在任何地方舉行,但地點仍通常選在猶太會堂裡。這時,歸依者站在裡頭放著《妥拉》巷軸、為了歸依禮而打開的聖約櫃的前方,形成一幅歸依者看似站著準備領受上帝《妥拉》的景象,正如以色列民當年站在西乃山下領受十誡的樣子。

在誦讀禱文和祝辭之後,歸依者會得到一個希伯來名字。傳統上,男歸依者會按著史上第一位猶太人的名字,被稱做「亞伯拉罕」,女歸依者則按著模範歸依者的名字,被稱為「路得」。現代的自由派猶太信仰則讓歸依者為自己取一個對他們來說最具有意義的名字。

傳統希伯來人名裡並沒有姓氏,只有當代的世俗猶太人才使用姓氏。一個傳統猶太人的姓名結構是在名字之後加上「某某人之子」或「某某人之女」(某某代表父親,例如:「以撒.班亞伯拉罕」,意即「以撒,亞伯拉罕之子」),到了現代則連母親的名字也可以拿來認名(例如:母親的姓名如果是,「拉結.巴特拉班」,意為「拉結,拉班的女兒」,則拉結的兒于便雅憫的現代姓名將可以是「便雅憫.班拉結」,意為「便雅憫,拉結的兒子」)。由於歸依猶太信仰的人並沒有猶太裔的父母,因此他們都以史上第一對猶太夫妻的名字來為自己命名(例如:「某某,亞伯拉罕與撒拉的兒子」或「某某,亞伯拉罕與撒拉的女兒」)

在歸依儀式的結尾,拉比法庭的拉比們簽署證書,正式承認歸依者為猶太人,並歡迎歸依者加入猶太信仰和猶太社群。從這時起,這個歸依者已經被視為完全的猶太人。

猶太律法嚴禁歧視已經歸依之人。不幸的是,這條律法並沒有一直切實地被遵守,以致有許多歸依者置身猶太社群中的時候,會感到尷尬及格格不入。不過近幾年,愈來愈多出生猶太家庭的猶太人開始了解到歸依猶太信仰所要付出的代價。

歸依猶太信仰是一個令人敬畏、興奮,卻又時常今人顫驚的經歷。對歸依者來說,這意謂:察驗自己的內心;隨時要面對從親朋好友而來的質疑;告別無知,以及對美好回憶的迷戀;用批判的眼光重新檢討自己習以為常的假設,撇開根深蒂固的信念,並且為新的信念效力;拒絕與接受;關閉和敞開;出走與進入。而這些事都通常同時發生。歸依猶太信仰是一個充滿張力的轉變過程,其中需要從猶太人而來的溫柔協助、堅定扶持以及衷心的接納。

令人高興的是,愈來愈多的猶太人意識到歸依者對猶太信仰所帶來巨大與無價的貢獻。

歸依者在猶太信仰中尋找到上帝,熱切地建立起猶太式的家庭,奉守猶太的律法,並且帶著自己的孩子上會堂及猶太學校。他們加添了猶太人的數目,並且為猶太人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米大示》讓我們知道,歸依者對猶太信仰是何等的寶貴。「對上帝來說,那些出於自願的歸依者比當年站在西乃山的眾以色列民更為寶貴。這些以色列會眾親身經歷閃電、雷聲、震動的山嶺與號角的響聲。但是,這些歸依者從沒看過這些事情,卻來歸順上帝,並自願承擔屬天之軛。對上帝來說,有誰能比他們更寶貴呢?」(坦楚麻,《創世記第十二章》Tanchuma Lech Lecha 6)

歸依猶太信仰的人,自願成為猶太人的一分子,藉此尊榮猶太人及猶太信仰。他們是猶太信仰的新血,也是它未來發展的重要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