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現代猶太教進入19世紀後,形成了正統派、保守派與改革派三個派別。嚴格恪守猶太教傳統信仰、律法和禮儀的一派為正統派。與正統派對立的為改革派。介於正統派、改革派之間為保守派。
猶太教為一歷史悠久的宗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公元10世紀末,基督教已傳播到全歐洲,由於猶太人拒絕接受基督教,因此流散到各國的猶太人都被另眼相看。猶太人經營商業、金融業,又與封建領主貴族及社會各階層民眾利益有矛盾,加以基督教會自古認為是猶太人將耶穌釘死十字架,因此,猶太人在中世紀歐洲處於受歧視的地位。自神聖羅馬帝國以後,歐洲各國相繼把歧視猶太人定為國家政策。猶太人不得擁有土地、經營工場或任意從事生產行業。猶太人在歐洲各國被限定在專門劃出的狹隘地區(“隔都”)里居住。這種使猶太人與廣大社會隔絕的政策,在猶太人中引起了自願和廣大社會隔絕的心理反應。猶太教的宗教傳統更鞏固了這種保守心理,而這種保守心理又使猶太教長期保持中世紀的形態。西歐文藝復興運動,16世紀基督教宗教改革運動,對猶太教都沒有產生明顯的影響。直到18世紀以後,歐洲工業革命使西方世界無論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場變革也衝擊猶太人,包括在宗教等各方面的生活。 18世紀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為發展本國經濟,吸引歐洲各國富有的猶太人到普魯士定居經商,對猶太人給與一些較優惠的待遇。於是英、法、荷蘭、 奧地利等國猶太人,有不少移居德國。在德國猶太人中, 受德國啟蒙運動影響,也開展猶太啟蒙運動,稱為“哈斯卡拉”。該運動號召猶太人脫離宗教文化孤立狀態,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其中著名倡導人摩西‧門德爾松(1729-1786)致力把猶太傳統宗教文化與西方思想結合,創辦新式學校,受到廣泛尊敬。門德爾松被德國皇帝提升為“有特權的猶太人”,享受不被驅逐的權利。門德爾松主張並倡導猶太人掌握歐洲的文化,借以取得猶太人在法律上的平等並提高社會地位。“哈斯卡拉”是猶太教正統派的啟蒙運動,它不反對猶太教,反對的是猶太拉比的權威和傳統保守的生活方式,反對專門注重《塔木德》 的傳統教育,而提倡傳播新知識,學習現代新的生活方式。這些主張自然成為猶太教改革派的改革內容,所以有人就把門德爾松奉為猶太教改革派的創始人。實際上是在門德爾松死後20多年的1801年,才出現了第一所猶太教改革派會堂。但猶太教啟蒙運動必然引起猶太教內部的分化。這個運動由普魯士發展到奧地利以至波蘭、俄國。運動的骨幹力量是新興的猶太中產階級。此後在這些國家裡就陸續出現了猶太教改革派,與原來的正統派處於非常對立的地位。
猶太教正統派以拉比參孫‧拉菲爾‧ 赫爾許及以色列‧ 希爾德夏默為代表,主張容納現代科學文化,但堅持猶太教信仰與傳統,認為成文律法《托拉》和口傳律法(包括《塔木德》的《密西拿》和《革馬拉》)都是權威的、傳之萬代而皆準的經典,是教徒生活的唯一準則。猶太教的613條規例,一條也不能少,也不能多,否則,按照《塔木德》所說就是異端。這613條,分為兩類,以“你當”字句開始的有248條,以“你不得”字句開始的有365條。以摩西《十誡》為例:“你當守安息日”、“你當孝敬父母”屬第一類; “你不得殺人”、“你不得姦淫”、“你不得偷盜”等屬第二類。其他的600多條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法律、社會、倫理、神學、儀禮以至起居飲食等方面,涉及猶太人全部生活。猶太教正統派還認為除遵守各項誡命、律例、規條外, 還要遵從拉比法庭依據猶太律法所作的裁決;並按猶太教規定自辦學校;安息日及一切聖日不乘車,在會堂中男女分坐,男子戴黑帽,在禮拜中不使用器樂等。在今日以色列,猶太教正統派被奉為國教,通過以色列大拉比院發揮很大的權力。但是正統派在今日也處於變化之中,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它雖堅持不變,事實上也在變化之中。在今日美國,猶太教正統派事實上存在三個支派:一為極端正統派,是猶太教內的基要派,這一派的思想還停留在中世紀,對一切現代事物,包括成立以色列國,統統反對,篤信救世主彌賽亞將復臨,拯救以色列人。一為現代正統派,亦即新正統派。今日美國大部分正統派猶太教徒屬於這一類。他們承認《托拉》與《塔木德》的權威,遵守安息日和各種傳統節期,遵守食物禁忌與《托拉》中關於個人與家庭的道德規定。但與極端正統派不同的是他們強烈支持猶太復國主義,主張“對當代文化完全接受,謀求猶太參與現代科學的協調”。在習俗方面,允許教徒著現代服裝,禮拜使用現代通用語言,男子不必留須與穿黑大衣戴黑帽。婦女也不必戴假髮蒙頭等。除上述兩派外,還有一派稱哈西德教派的,屬一種神秘主義教派,主張教徒與神靈交溝,提倡宗教狂勢。他們類似古代猶太教的敬虔敘, 往往聚居一處,崇奉一個能通神靈的教士聖徒為領袖,稱為“柴迪克”。禮拜時多唱聖詩,直到引起宗教狂熱的程度。正統派中這一派與極端正統派一樣堅信救世主彌賽亞復臨,也反對猶太復國主義,不與其他猶太人交往,特徵是男子多蓄須,穿黑色外套,戴黑色寬沿帽。
猶太教這三個派別從上述可知它們在信仰和實踐上有很大的分歧。正統派與改革派之間在某些觀點與實踐上甚至尖銳對立。雖然如此,它們並不是各自獨立的宗教,它們仍有統一的共性。猶太教三個派別的共性是相信以色列將在各民族團結、整個人類走向普遍正義與和平時代的進程中,根據猶太教相信一位正義上帝、慈愛憐憫其子民之神的不變信仰,扮演一個上帝選民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