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文化

> 以色列教育

猶太教育

猶太民族的教育起於上古時期。 《聖經》中多次出現要求對人民和兒童進行教育的誡命。 《箴言》第3章第24節中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約書亞記》第1章第8節中說:“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要晝夜誦讀。”猶太律法也要求父母親盡可能早地開始對孩子的宗教教育,甚至要求在孩子剛開口說話時就教會他背誦詩句:“摩西將律法傳給我們作為雅各會眾的產業。“猶太傳統規定父親對兒子有三項應盡的義務,其中之一就是教兒子學習猶太經典。為了能學習猶太經典。識字是第一步。許多猶太兒童在幼兒就隨父親一道學習識字,誦讀《托拉》。公元前516年,波斯王居魯士打敗新巴比倫尼布甲尼撒二世,允許巴比倫的猶太人返回故鄉。一批有識猶太先知為了保持民族精神和文化傳統,進行了一系列宗教改革,家庭教育被看成是保持民族傳統的一個重要環節,因而受到極大的重視。孩子需用希伯來語背誦《托拉》,教師則必須精通《托拉》,並能講解其內在的含意。猶太會堂的出現使人們多了一個學習場所。公元前3世紀,猶太會堂開始開辦學校,招收兒童入學。公元前1世紀,出現一些非猶太會堂辦的學校,主要向兒童教授讀書寫字的基本技能。大一些的兒童則進專門學校,在那裡系統學習猶太宗教文獻。至此,義務教育體系開始在猶太民族中形成。第一位為創立全民義務教育體係作出重要貢獻的是耶路撒冷元老院的大法官西緬,本‧蔡奇。他於公元前75年制定了一項教育計劃,推行廣泛的初級教育。他頒布法令規定猶太社區必須資助公共教育,父母必須送兒子入學。到了公元64年,大祭司約書亞‧本‧加瑪拉拉比重申西緬的法令,並規定每個猶太社團都必須設立學校,供6歲以上的兒童就學, 同時規定6歲至10歲的兒童必須入學,在老師的監督下學習。約書亞的這一做法標誌著正規學校教育的開始。在約書亞之前,有父親的孩子在父親的耳提命面下學習,而失去父親的孤兒則得不到學習的機會。約書亞的功績在於,他以法律的形式規定每個社團都必須出資聘用教師, 以保障所有的兒童都有受教育的機會,從而在立法上完善了義務教育體制。這一傳統以後一直為猶太人所繼承,並逐步為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成為現代義務教育體制的先聲。 《塔木德》對班級規模有具體規定:如一名教師最多只能教25名學生。如果學生數超過25人,則必聘請一名助手協助教學。如果學生數超過40人,則必須聘請兩名教師進行教學。兒童6 -10歲在小學學習,10歲畢業後進入律法學校,15歲之前一般都得在校學習。 15歲以 後,如父母有能力支付教育費用,還可留校進一步深造。

當時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猶太教經典。《密西拿》對此作出了這樣的規定:6歲開始學習《聖經》,10歲起學《密西拿》,13歲學習猶太誡律,15歲學習《革馬拉》。最通用的教學方法是背誦,不管是否理解先得熟記,有所謂讀101遍要比讀100遍好的說法。教師在學生熟記後,進行逐段講解,有時也採用討論的方法來鞏固所學內容。

公元70年,猶太大起義被羅馬軍隊鎮壓,第二聖殿毀於一旦,然而,由70名猶太學者組成的元老院被保留來,由於其職能從過去的立法機構變成了高等學府,一種新的教育體系開始形成。祭司集團由拉比取而代之。在猶太學者約翰蘭的努力下,為保存、傳播猶太思想,教育、培養猶太拉比,收集、整理猶太典籍的教育機構──猶太學院誕生。猶太民族的傳統教育模式從此奠定。

儘管當時的猶太教育以宗教為主,但有些宗教以外的學科還是受到一定的重視。例如,決定猶太歷各節氣的天文學就是一門頗受重視的學科。《塔木德》曾規定有能力啲人應該學習天文。除了天文學,還有其他一些世俗學科包括在猶太教育體系之中。 12、13世紀的西班牙猶太人就曾對外部世界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許多學校都開設了諸如邏輯、語言、幾何、算術、天文、音樂等宗教以外的課程。只是後來由於非猶太人社會對猶太人的迫害加劇,猶太教育才逐步減少世俗內容,甚至一度出現了完全廢止開設宗教以外課程的局面。

在19世紀猶太人獲得解放時代到來之前,猶太教育體系的典型模式是:一個教師帶著一批學生,整日學習宗教課程。這樣的學校被稱作“和讀”(意為“房間”)。幾乎所有阿什肯納茲和塞法迪猶太社團都以這一教育模式對兒童進行教育。雖然學生隨著學業的增長,可以從一個教師手中畢業,去跟另一位教師學習,但這樣的學校還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學校。部分社團開設一種稱之為律法學校的學堂,有各種班級,但絕大部分課程都與宗教有關。有時這些學校也開設數學、歷史一類的世俗課程,但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宗教課程的內容。多數學生在這些學校中學上幾年,然後便開始做事。很少有人能一學十幾年。 19世紀猶太教育的一個重要現像是經學院大量開辦,這在東歐尤為突出。其結果是在不少地區形成了猶太律法研究中心。在這些新開辦的經學院中,開始有了正式的年級劃分。學生從一個年級到另一個年級有系統地進行學習。學校通常從十幾歲的青年中招收學生,好的學生有可能在那裡學習終身,成為猶太經典的專門家。開設的課程主要與《塔木德》和口傳律法有關,《聖經》和其他宗教內容主要靠學生自學。學習世俗課程的人往往會遭到譴責,或面臨被革出校門的危險。

隨著猶太人解放時代的到來,猶太教育開始再次涉及世俗科學,象語言、數學以及其他科學的課程紛紛開設。西歐的猶太人首先把宗教課程和世俗課程結合起來,隨後東歐的猶太學校也紛紛效仿。在猶太人被准許進入當地公共學校學習後,猶太學校開始失去吸引力。然而,經過一段時間後,猶太人又發現宗教教育和課程對於下一代來說還是不可缺少的,於是,和讀學校和律法學校又開始恢復。這些學校大多由猶太會堂組織教學,授課時間大多在星期日或公共學校放學後的午後時間。每週上課的時間從2小時到12小時不等。這一最早於20世紀上半葉在西歐國家出現的教育形式現已成為標準模式,為絕大多數猶太社區所接受。

20世紀以前,猶太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為猶太男子服務的。從古代起,猶太女子接受的教育就不同於猶太男子的教育。猶太女子受到的主要是倫理道德的教育和對《聖經》的了解,有關口傳律法的課程從不為女子開設。這一局面在20世紀終於得到改變。自1917年美國正統猶太教學校系統開始為猶太女子開設《塔木德》課程以來,幾乎所有的宗教學校都同時為男女開設同樣的課程,打破了在教育上男女有別的傳統。

20世紀以來,美國正統猶太教為了鼓勵人們學習、研究猶太教教義,開設了一些全日制宗教學校,在主要講授宗教課程外,也開設部分世俗課程。這樣的學校後來逐步擴大到改革派和保守派之中,今天其數量已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00所增加到今天的600所。此外,傳統經學院的數量也開始在以色列和美國迅速增長。這些經學院主要招收高中畢業生入校,有的是專為大學畢業生開辦的。最近出現的一個現像是,許多經學院畢業生在結婚後在“科來爾”再學上數年,以對猶太經典的精深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世界許多大學紛紛開辦猶太學系,向猶太和非猶太青年提供學習希伯來語和其他猶太學方面知識的機會,使猶太學研究真正成為一種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