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文化

> 猶太教儀

猶太會堂禮儀物件

針 (YAD)

字面含義是「手」。指誦讀《妥拉》經卷時的指針。

傳統上,在誦讀《妥拉》巷軸時不可用手碰觸羊皮紙。但讀經者又必須看準正確的經節位置,因此yad便發揮指針的功能,讓讀經者在誦讀《妥拉》時,能看準經節,不會出錯或唸得吃力。由於指針的造型像是一隻食指伸出的手,因而被稱為yad,意思是「手」。

講壇 (BIMAH)

Bimah 是儀式中擺放《妥拉》卷軸的地方。

講壇通常位於會堂的東面牆,因為猶太人在敬拜時,都是朝向東方的以色列與耶路撒冷(住在以色列地的猶太人則在崇拜時面向耶路撒冷)。

亞實肯拿漆人從會堂束牆的講壇上主持宗教儀式,塞法迪人會堂的中央擁有第二座講壇,供主持宗教儀式之用。

聖約櫃(ARON HAKODESH)

會堂中用來放置《妥拉》卷軸的小櫃子。

以色列民在曠野領受十誡時,被吩咐製作一個櫃子,並將十誡的法版放在裡頭(出埃及記廿五章10節)。十誡法版破放在這只稱作約櫃(民數記十章33節)或上帝的櫃(撒母耳記下六章3節)的器具裡四處搬移。後來,當聖殿在耶路撒冷建成後,約櫃裡頭的十誡法版成了其中至聖所的最重要物件。

這個古老禮儀物件的現代翻版,就是位於講壇上的「聖約櫃」(Aron HaKodesh),裡頭放著《妥拉》卷軸。現代的聖約櫃看來像櫥櫃,有時嵌在牆壁上,有時則獨立一櫃。在許多會堂裡,聖約櫃往往是裝飾精美的藝術極品,藉此提昇會堂的華美與神聖氛圍。

覆幕(PAROCHET)

在曠野的會幕裡,聖約櫃是以一片由藍、紫、紅線織成的帷幔和 它區域隔開。這塊帷幔有效地將聖所及放置十誡法版的至聖所隔開(出埃及記廿六章33節)。

現代版的聖約櫃覆幕即parochet,它將會堂的其餘部分皮放置《妥拉》卷軸之聖約櫃所在的至聖所隔開。

現代覆幕通常用材質精美的絨布或絲絹製成,並加上華麗的裝飾,期能透過這種藝術的美,為《妥拉》卷軸與會堂增添尊貴的氣質。

永燃的燈 (NER TAMID)

Ner Tamid 是永恒之光,被懸掛在聖約櫃的上方。

在曠野的會幕裡有一盞「常常點著的燈」,作為上帝同在的具體象徵(出埃及記廿七章20節)。這盞燈的現代版稱作 Ner Tamid,意思是「永恒之光」掛在會堂聖約櫃的上方持續不斷地燃燒。

起初,永燃的燈使用橄欖油,但如今大都藉由電力照明。雖然如此,點這燈的目的古今皆同,就是要它保持日夜光明、月月年年地燃燒,以象徵上帝永遠的同在。

領禱台 (AMUD)

字面的含義是「柱子」或「所站之地」。它是帶領禱告儀式者所站的台子。

在正統派的會堂裡,領禱台的位置是朝著聖約櫃,以便領禱者在宗教儀式進行當中,能夠面對《妥拉》卷軸,並朝東面向以色列地。在自由派的會堂中,領禱台經常放在舞台上面向曾眾。

站在領禱台上的領禱者成為宗教儀式注目的焦點,所以若想知道某一場儀式是由誰帶領,最通常的問法是:「今天是誰在領禱台 (amud)上投入敬拜 (daven)呢?」

讀經桌 (SHULCHAN)

字面的含義是「桌子」。它是誦讀《妥拉》時,放置《妥拉》的桌子。

在曠野的會幕中有一張木製、外表包金的桌子,用來擺放陳設餅,亦即在安息日時拿到會幕中,稍後供祭司食用的餅(出埃及記廿五章23-30節)。雖然擺設陳設餅的原因仍然不明,但大多數的見解都認為,那是為了表達對上帝的感恩,謝謝祂供應生存所需的食物。

現代版的會幕陳設桌叫 shulchan,置放在講壇上。每逢在儀式中要誦讀《妥拉》時,《妥拉》卷軸會從聖約櫃裡被取出來,置放在讀經桌上,接著被攤開誦讀(也因此,一個人若於會堂的猶太教儀式中被召上講壇去,這個舉動會稱作 called to the Torah)。讀經桌常以刺繡的上好銀絹或絨布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