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難題 > 舊約難題 > 索引

民數記以及整本舊的聖經所記載的統計數位是否可信?

翻譯成「千」字的希伯來原文是'elep ,這字的源起可能與「粗壯的人」有關。綜 觀所有希伯來經文,雖然'elep 沒有明顯代表過「家庭」或「家族」的意思(參 Brown-Driver-Briggs, Lexicon, pp.48-49 ),但與此字有關的另一字'allup 卻可解作 「領袖」、「一千個士兵的指揮官」。此外,有幾段經文用了雙數的寫法'lapi ,表 示了由支派細分出來的部族(參 Koehler-Baumgartner, Lexicon, P.57 )。若要建立 起一個減低十二支派人口的理論,上述證據實在異常脆弱。不過,假如我們將民 數記中有關核民數這幾章內的 lapim 翻譯成幾個家庭的組合或「家族」,也可以 將以色列民中可以去打仗的男子數目減低至三萬人。這樣,當以色列人在曠野漂 流期間,就只需要維持較少的人口。究竟有何支援或反對的論證,以下有詳細的 陳述。

翻譯成「千」字的希伯來原文是'elep ,這字的源起可能與「粗壯的人」有關。綜 觀所有希伯來經文,雖然'elep 沒有明顯代表過「家庭」或「家族」的意思(參 Brown-Driver-Briggs, Lexicon, pp.48-49 ),但與此字有關的另一字'allup 卻可解作 「領袖」、「一千個士兵的指揮官」。此外,有幾段經文用了雙數的寫法'lapi ,表 示了由支派細分出來的部族(參 Koehler-Baumgartner, Lexicon, P.57 )。若要建立 起一個減低十二支派人口的理論,上述證據實在異常脆弱。不過,假如我們將民 數記中有關核民數這幾章內的 lapim 翻譯成幾個家庭的組合或「家族」,也可以 將以色列民中可以去打仗的男子數目減低至三萬人。這樣,當以色列人在曠野漂 流期間,就只需要維持較少的人口。究竟有何支援或反對的論證,以下有詳細的 陳述。

根據民數記經文,有某些決定性的困難,足以令減低十二支派人數的理論不能成 立。第一項經文上的證據:當經文用了lapim 這個字後,接著便是 me'ot(「百」),然後有十位元及個位的數位。民數記 1:21 記載流便支派成年男子的數目,這是有關人口的第一個記錄,原文是:sissah wearbaim 'elep wahames me'ot(照字義翻譯是「四萬六千五百」)。在這個例子中,我們無理由說在整個數位裏'elap 的意思是四十六個家族(或家庭)及五百人。這數位顯然是 46,500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看在曠野期間,以色列人爲建會幕的銀子共有「一百他連得並一千七百七十五舍客勒」(參出 38:八25 ),每一個成年的以色列男子,都要獻半個舍客勒。一他連得有三千舍客勒,因此,一百個他連得並一千七百七十五舍客勒這數目,確實由 603,550 的半個舍客勒組成(根據民 3:32 ,這是以色列成年男子的數目)。 此外,出埃及記 12:37 亦肯定了這數目的真確「步行的男人約有六十萬」。由上 述論證看來,民數記有關人口資料的經文沒有翻譯錯誤,亦沒有顯出在經文流傳 過程中被竄改了。

有人認爲西乃曠野的資源有限,不足以支援二百萬或更多的人口於這區域內漂流 40 年;這個反對理由是異常真確的。然而,持這個理由的反對者忽視了五經明 確地指出的事實;以色列人沒有依賴從西乃曠野天然資源而得的食物及泉水。五 經指出,以色列人於曠野漂流期間,透過神奇的方式,從上天獲得嗎哪,從磐石 獲得泉水。以雲柱及火柱帶領以色列人走曠野的神,亦因他們的緣故,以超自然 的方式供應他們日常飲食。撇開這方面不談,若以色列人倚靠曠野的天然資源維 持生命,那麽,三萬人和六十萬人一樣,很快就會在曠野饑渴而死。因此,又藉 迹 著將以色列人的數目減低,使人數乎合當時的環境,卻忽視了神 的因素,這是 極愚笨的行爲。

但我們現在處理的,是神 可能性這問題。綜觀整本聖經,從第一章至最後一章, 迹 都記載著神 。聖子道成肉身,成爲 迹 拿撒勒人耶穌;若脫離了這個神 ,信徒就沒有福音可傳,而根本也沒有加略山上的十字架可以相信了。事實上,我們毋須 因爲 迹 聖經有記載神 而煩憂,因爲 迹 由起首至結尾,聖經的先設都是神 。假如其迹 中所記的神 從未發生過,那麽,聖經就太不值得相信了,因爲它是人類幻想力迹 的另一個例子而已。由此看來,假若聖經中的一段插曲是基於神 而寫成,我們迹 也不能因此而提出有效的反對。若我們已預設了神 無可能發生來重新解釋某一段經文,並基於此而提出自己的論點,這所作的一切都只有枉廢心機了。

民數記3:42-43 記載:「摩西就照耶和華所吩咐的,把以色列人頭生的數點了。 按人名的數目,從一個月以外,凡頭生的男子,共有二萬二千二百七十三名。」 這段經文顯示出頭生子的數目偏低,於是,有某些權威人士便據此爲證據,質疑 希伯來人的數目是否超過二百萬之衆。在摩西所帶領的群 衆中,頭生子當然遠超 這數目,比六十萬還多。然而,當我們小心查察這件事的背景後,這個難題便迎 刃而解了。

根據民數記1:1 的記載,以色列人走到曠野的第二年,摩西數點完十二支派及利 未支派的男了數目後,神便命令摩西數點非利未支派頭生子的數目,看看比利未 人的數目超過了多少,目的是計算向亞倫及他的兒子繳交多少贖銀。摩西數點的 結果是,利未人數目比其餘十二支派頭生子約少了百分之十。根據民數記三章三 十九節,利末人的數目是22,000 ,而非利未支派的頭生子有22,273 名(參民 3:43 );後者比前者多了 273 名,而每人要獻上五舍客勒作贖銀。(這件事其實是所謂殿稅的起源,直到現在,全世界的猶太人都有繳納這種稅。)

德裏茲(Delitzsch )指出,繳贖錢這要求只可應用於出埃及後才出生的嬰兒身上, 卻沒有追討的效力(參 Keil and Delitzdsch, Pentateuch, 3:9-13 )。根據聖經記載, 以色列可以打仗的男子共有603,550 名,可能在一年或稍長的時間內,有19,000 對新婚夫婦;假如他們之中,有些妻子有足夠時間兩次懷孕,而頭生男嬰的數目 可能會有22,000 名或稍多。這種推算,與經文記載22,273 的確實數目非常吻合。

此外,亦有些學者根據出埃及記1:15 ,認爲居住在歌珊地的希伯來人,人數不多。 該節聖經記載,兩個收生婆已足以爲這社區內的婦人服務,替她們接生。這些學 者的觀點頗真實,假如當時真的有二百萬人,那麽,要有遠超過兩名收生婆,才 可應付這社區的需求。今天的學者觀察到這個事實,主前八世紀的作者(諸如被 假定存在的「伊典作者」〔Elohist ])當然也會察覺這個問題。若只得兩個收生婆,要爲三萬個男人及其妻子服務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更莫說是二百萬個男人及其家庭的需求了。其實,埃及當時的情況顯而易見,有一組的收生婆爲歌珊地的希 伯來人服務,而施弗拉及普阿是收生事務上的主管。我們很難想像全部收生婆向 法老報告希伯來産婦的情形;與此相反,法老透過自己允准的監工,以達到控制 希伯來收生婆的效果。我們知道古埃及政府有著高度層系性的架構,埃及文件中 亦有「監工」這個字(埃及文的辭彙是imy-r,意即「在(他的雇主或大地主) 的嘴內」;根據埃及文件的記載,在埃及社會,差不多各行各業都有監工;他們 負責向政府報告自己監管那行業的情況,並將政府的命令傳達至他們所負責的區 域。從上述證據看來,學者基於收生婆數目少而作出的論證,毫不真確。

另一個使人質疑的地方,就是曠野移動的問題。依五經記載,摩西帶領群衆,在 曠野由一處地方移動至另一地方;但引人懷疑的是,如此龐大的二百萬人,如何 有足夠時間作出這移居行動。例子之一是出埃及記 14:21-24 ,如此龐大的人口, 如何能迅速地過紅海(或作「蘆葦海」)。根據出埃及記,當海水神奇地退向兩邊, 與他們過海的地方有一段距離時,幹熱的東風刮了一整晚,便將海底局部地吹幹 (參 21 節);出埃及記14 章似乎顯示出,海底乾涸後,以色列人便過紅海了。

可能是第二日的四更天(即上午三時至六時),埃及大軍便追趕著以色列人過紅 海;於是以色列人便僅僅有二十四小時來過海了。當以色列人前進時,假如他們 依著某些公路來走,二十四小時當然不足夠;然而,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們根本 無路可循。(那會有大道直伸向海中呢?)前一天在那裡紮營,就在那裡過海, 不需要排隊走那一條路線,而只是腳踏起伏不平的紅海海底。他們就像整個部隊 一起沖前,與敵軍交鋒;前線可能伸展至二或三裏闊,包括人或牲畜。因此,他 們毋須排隊等候,不用浪費任何時間;整批人同時前進,就像走向前線與敵軍交 鋒一樣。假如實際情況正如以上所述,那麽,過紅海就沒有時間上的問題了。

相同的解釋,可應用於以色列人四十年曠野漂流期間每一日的旅程之中。夜間紮 營,停留一宵,到了第二天起程上路了;假如以色列人要排成一長長的隊伍,那 麽,先頭部隊出發了數小時,最後的人還在原地等候呢!我們從民數記第 2:3-31 得知,以色列人要各歸自己的??下,在本族的旗號那裡,對著會幕四圍安營; 會幕的東南西北,各有三個支派,剛好組成一個四方形。於是,十二支派分佈得 像一支龐大的探險隊伍,有中心點、雙翼、前鋒及後衛。遇到敵人時,他們毋須 多久便來到前線與敵人交鋒。在曠野裏以色列人毋須四處尋找可走的路徑,只是 踏足於起伏不平的地帶(假如地面崎嶇),並儘量保持隊形齊整。事實上,除了 王道可能通過西乃曠野,此外別無路徑了,縱使有的話,也只是車子需要沿路而 行(不過,以色列人只有極小量的車子)。早上,當起行的號角吹響後,他們便 同時出發,開始那一天的旅程。他們可以輕易地走十裡路,牲畜及小孩也不會過 勞;亦毋須排隊等候出發。

在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後的歷史中,也有龐大的軍隊;高舉理性的學者面對數量如 此衆多的兵士時,也採取懷疑態度。以下陳述幾個例子;在瑪利沙之役,猶大王 亞撒以五十八萬軍力,抵抗古實王謝拉的入侵,而謝拉擁有由一百萬人組成的軍 隊(參代下 14:8-12)。回溯至大衛的時代,在主前十世紀初葉,北面十支派有八 十萬軍兵,猶大則有五十萬;合起來共有一百三十萬。亞哈斯統治期間,以色列 王比加一日殺了猶太人十二萬,還俘擄了二十萬人(參代下 28:6-8 )。現在學者 懷疑歷代志所記龐大數目的真確性,他們認爲歷代志作者出於熱誠地希望榮耀以 色列過往的歷史,於是時常將數目誇大。

爲要回答某些學者對於聖經統計資料的懷疑,下文陳示我們觀察所得的幾個結 果。

1. 古代的作者存活時間只與他記載事情的發生時期相隔數百年,甚至與那些 事情並存。然而,現代的懷疑者已與聖經相距了三千年以上;由此看來, 古代作者似乎更能掌握事情的真相。

2. 我們現在用以衡量某事情有可能或無可能發生的標準,若建基於一個假 設—— 不常見的事永不會發生,那麽,這些標準根本無用。看似沒有可能 或極不尋常的事情,事實上確有發生;因爲,歷史所教導我們的,是在過 去最常發生的事情。

3. 基於近來的觀察和經驗而作推論,可能導至完全錯誤的結果。若只從西元五 百年以來聖地的氣候狀況,而假設這塊地方從未有比目前的土地更肥沃的條 件,並因此而認爲這地區不能支援較早時期於其上生活的龐大人口;這樣的 推斷是毫無保障的。考古學及地質學上的證據顯示,自從西元前三千年以來, 這地區的降雨量極不穩定。西元一世紀亞歷山大的天文學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 )記載的天氣日誌,顯示了在他那時候,埃及夏天的乾燥期比現 時爲短,雷雨較現時大,冬天時的北風比現時的強烈而盛行(詳參Denis Baly, Geography of the Bible, rev.ed.〔New York: Harper, 1974 ], P.66-67 )。考古學及 地質學證據顯示,西元 4500 至3500年間,中東地區的氣候幹而熱:3500 至 2300 年間氣候溫和,有較涼快及濕潤的氣候;其後,有 300 年乾旱期(聖經 也記載亞伯拉罕下埃及);由西元前2000 年開始,又有較溫和多雨的氣候, 雖然在這地區的人類活動增加,致使顯示雨量變率的證據受到干擾而不大明 確。上述氣候資料顯示,聖經中常見的形容語句「流奶與蜜之地」,是指西元 前十五世紀迦南地的情況,那時應是摩西的時代,而非上溯至亞伯拉罕存活 之時。因爲氣候溫和及濕潤,巴勒斯坦成爲肥沃的可耕地,物産豐富,因此, 可以支援龐大的人口。

4. 另一些古代資源亦有提及,在特別重要的軍事行動中,會包括數量龐大的軍 隊。埃及在這方面的記錄無大幫助;第六王朝的伊尼(Uni)刻文記載,彼拜 王一世(King PepiI)派遣往亞洲的遠征隊有「很多萬(十千)人」(Pritchard, ANET, P.228)。杜得模西士三世記錄米吉多之戰時(約主前 1468 年),卻沒 有記載有多少埃及軍隊。蘭塞二世爲歌頌推崇自己而作的加低斯之戰的記 錄,也是一樣,在這次戰役中,他成功能阻止赫人軍隊繼續向南推進。然而, 他只記載此次戰役兵分三路,卻沒有記多少軍隊。至於亞述方面的文件,亞 述王似乎從未記述己方的軍隊有多少,而只提及他殺死或俘擄的敵軍的數 量。在誇誇之戰中,亞述王於主前 853 年與便哈達及亞哈作戰,亞述王撒曼 尼色三世記載Adadizri(他用這名字稱呼便哈達)有二萬步兵及一千二百騎 兵及一千二百輛戰車;亞哈有一萬步兵及二千輛戰車;哈瑪王亦提供一萬步 兵,七百騎兵及七百輛戰車。除了上述三個王的軍隊,還有九個國家的較少 量軍兵,都聯合起來攻打亞述王;撒曼尼色宣稱殺了一萬四千個敵軍,並追 趕其餘奔逃的人。他更記載自己在其他戰役中,殺死二萬九百個“Hadaezer” 的戰士。主前 701 年,西拿基立攻打希西家及非利士聯軍,西拿基立的記錄 指出,他從四十個猶大城擄走二十萬零一百五十人,將他們帶往亞述境內。 回溯至主前 721 年,他的父親沙根二世從撒瑪利亞擄走二萬七千二百九十個 俘擄。在大利烏一世貝希斯敦石(Behistun Rock)的刻文上,沒有記錄有多 少波斯軍隊(約主前 495 年)。希臘的歷史家希羅多德指出,當波斯王薛西回 顧他入侵希臘時所率領的軍隊,「全地的軍隊共有一百七十萬人」(Historia 7 )。每一萬士兵排列在一起,直至所有士兵都被點數過,就得出上述總數。 海軍方面,有 1207 只戰船,還有來自埃及\基提(塞浦路斯)、腓尼基及其他 瀕海國家的特別分遣部隊。主前331 年的高加米拉之役(Battle of Gaugamela),可能是亞歷山大大帝所參與的最大戰役。據亞利昂(Arrian) 的估計,在該戰役中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率領了步兵 1,000,000,騎兵 40,000 ; 亞歷山大則以步兵 40,000 來攻打大流士(詳參Charles Anthon, A Classical Dictionary Containing on Account of the Principal Proper Names Mentioned in Ancient Authors [New York: Harper and Bros1871], P.107)。

從上述證據可知,在一次重要軍事行動中,古實王謝拉所率領的龐大軍隊數目, 也並非不足爲信(參代下14:9 )。亞述從巴勒斯坦擄獲極多人;由此看來,主前 迹 七及八世紀時巴勒斯坦地的人口頗稠密。因此,若從考古學發掘的遺 而推斷當 時近東的人口稀少,這就是錯誤的觀念。最近,學者從伊浦拉(Ebla )發掘出一 組記有楔形文字的泥版,內中的記載使人感興趣(已由 G. Pettinato 及P. Matthial 出版,刊登於“Aspetti Amministrativi e Topografici diEbla nel III Millennio Av. Gr,”Rivista degli Studi Orientali 50 [1976]:1-30 ),其中一塊泥版列出了主前 2400年的時候,首都內四個主要監督和長官。根據這些資料,我們可以估計到伊浦拉當時的居民約有 260,000 人(參看Heinrich von Siebenthal, Diekoniglichen Tontafelarchive von Tell Mardikh-Ebla,n.38。由Suzne Ruckstuhl譯成法文,G. Archer ,Introduction a l'Ancien Testam,ent,Edition Emmaus 〔Switzerland: St.-Legier,1978], pp.570-850 亦參看 G. Pettinato, “The Royal Archives of Tell Mardikh-Ebla” Biblical Archeologht 39(2, 1976 1:44-52)。上述發現結果,反映出 約拿時代尼尼微城人口數目的可信性——「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 (意即嬰兒及年紀老邁的人),暗指尼尼微大城當時大約有一百萬名居民。

抱著懷疑態度的聖經批判學者,質疑舊約聖經所記載的數位的準確性;然而,上 述古代證據正好將懷疑者的基礎拆毀。與此同時,值得一題的是,在衆多古代近 東文件中,唯獨希伯來文的歷史記錄了各次戰役中兵士的數目。所以,若要將以 色列及非以色列有關戰爭方面的文件加以比較,以期將戰士的數目,或人口統計 的結果加以對比參照,是很難實現的。因爲沒有與聖經歷史年份相若,而記述同 一事件的異教文件;故此,無可能將兩者的記錄加以比較。

本文選自 艾基新著,《聖經難題彙編》(香港:角聲,1987
這是好書,特此推介!

關鍵詞: 統計數位 / 民數記 / 核民數 / 人口統計 六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