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難題 > 新約難題 > 索引

舊約從未預言耶穌被稱為拿撒勒人

經文:太2:23(全段2:19〜23)
到了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裏。這是要應驗先知所說,他將稱為拿撒勒人的話了。

希律歿後(年70歲,共統政38年),猶太境地暫享太平,不少難民從各處回歸故郷,約瑟亦蒙天使指示,回歸聖地去,但知悉亞基老接了父親猶太地的王位,亦知此人頗有父風,無惡不作,正不知所措間,他再蒙天使指導,往加利 利的拿撒勒去。此處是馬利亞的本郷(太13: 53〜58;路1:26〜27,2:39),屬腓力管治範圍,他是大希律眾子中較善良的一位,耶穌傳道時也多次退到他營轄地的境地去(參太 14: 13,15:29,16:13)。這次定居拿撒勒,在馬太看來是為舊約預言的應驗,但搜索全部舊約,竟無一處提及此事。於是學者們又大費周章,產生四個解釋:

(1) 「拿撒勒人」(nazoraios)即「拿細耳人」(nazir) (參士 13: 5、7,16:17等處,七十士譯本作nazoraios)。 換言之,作者意指耶穌具備了作拿細耳人所應有的條件,耶穌是「新拿細耳人」(此論代表人有特土良、耶柔米、加爾文、Hengstenberg及猶太人之傳統立場)。但「拿撒勒」與「拿細耳」兩字的字根全然不同,再且耶穌從不是拿細耳人(參太11:19)。

(2) 「拿撒勒人」即「根苗」(netzer,參賽4:2,11:1),意説作者靠此引證耶穌是大衛之苗裔、大衛之根(此論代表人有F.F. Bruce、Walvoord、Edersheim、W.C. Allen),但耶穌是大衛的苗裔非來自祂住在拿撒勒與否,而是與生俱來的。

⑶「拿撒勒人」即「以色列的保守者」或「以色列的保全者」(參賽42:6,49:6。「保守」或「保全」乃nesire,從字根nsr,而來意「保護」)。換言之,作者靠此指出耶穌就是神的彌賽亞、以色列的保護者(代表人有B. Lindars)。但此説只靠「字根意義的相關意」,與馬太提及的歷史全無關係。

⑷「拿撒勒人」即「被藐視的人」,這是綜合多處經文而定的意義(如詩22:6—9,69:8、11、19;賽49:7,53:2—4;但9:26;迦11:4—14),因舊約裡沒有一處明文預言這事,而作者特以複數「先知」表達之,意説這是眾 先知之見,非某一人之預言。換言之,作者以耶穌定居拿撒勒一事,指出彌賽亞將受世人藐視(這主題在太8: 20,11:16〜19,15:7—8;約1:46,7:42、52;徒24:5等異常明顯)。此外,歷史透露,拿撒勒城本是羅馬駐防城,城內有著名的「紅燈區」,市民亦因此屢受外人輕藐。據猶太學者A. Edersheim的考究,當時盛傳一句俚語:「耶路撒冷城多是學究,拿撒勒則多是白癡」,由此説明,被稱為「拿撒勒人」並非恭維,反是譏藐之言(此解釋代表人有Lang、Westcott、W. Hendricksen、H. A. Kent、Taskery、A.T. Robertson、Carson、Pentecost等)。

綜合太2:13〜23的經文,馬太一口氣用了三處舊約預言,旨在引證⑴耶穌有神與祂同在,保守祂一切平安;⑵耶穌確是神差遣「下凡」的彌賽亞王,以致那非法為王的欲滅祂而後快;⑶耶穌是一位被藐視者,這是預吿祂長大後的遭遇。這三處經文的意義可藉下列圖析表達之:

舊約預言 新約應驗
何11:1 耶31:15 综合 太2:15 太2:17 太2:23
以色列
(神的兒子)
|
下埃及
|
回聖地
在伯利恆
附近之拉
瑪被擄時
之哀哭
預告彌
賽亞將
被人藐
視      
耶穌基督
(神的兒子)
|
下埃及
|
出埃及
|
回聖地
在伯利恆
附近小孩
被殺之哀
哭          
預告耶穌
基督將被
人藐視    

馬有藻著,《分解真理的道》(台北:華人基督徒培訓供應中心,2005)
這是好書,特此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