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經難題 > 新約難題 > 索引
經文:羅7:14
我們原曉得律法是屬乎靈的,但我是屬乎肉體的,是已經賣給罪了。
有關本段經文所指是保羅信主前或信主後的經歷,學者意見分二大陣營,有認為是信主後的(多是傳統之見,如:J. Wesley, F. Godet, L. C. Allen, L. Goppelt),有説是信主前的 (較近代學者之見),雙方據理力爭,亦有不少專論可供參考。
贊成本段經文是形容保羅信主後之經歷者,主要認為本 段是採現在式動詞,表示這是保羅現今的掙扎,與上文(7:7〜13)所論的不同。前者(7:7〜13)是論信主前的經歷,而今(7: 14〜25)是論信主後的掙扎。
至於贊成本段是形容保羅信主前的掙扎,則説本段的現在式動詞為「歷史現在式」(historical Present)的用法,表示 「過去如是,現在也如是」的意義,目的是引起猶太人的同感,使他們有親切的體會,讓他們知道不能憑律法 稱義。
以「歷史現在式」來表示過去的事,是新約希臘文中一個特色,福音書不少地方以「歷史現在式」描寫主耶穌的事 跡(如太 3:13,4:5、8、10、11,23:37,及約 5:2;各5:1;啟12:4等不贅)。而保羅自述過去身世背景時,也用現在式動詞表示之(參腓3:3〜6)。保羅曾是拉比,像其他法利賽人般,他試圖用行為來追求律法的義,卻不成功,且苦不堪言。他發現原來生命中有犯罪的律,大加攔阻,至終他發現有另一方法可勝過,那就是「體貼聖靈」(羅8:6)之法。他遂以自身「先前失敗,後來得勝」的經驗,力勸猶太同胞不要學他以前的方法,故本段是「佈道性」,而非「培靈性」的用途。若本段是説他信主後的經 歷,別人對他所説的恩典生命不予採信,也懷疑其能力,且在羅8:1〜2所説的得勝生命也將受人質疑,更遑論他為使徒的權威了。其實本段(7:7〜25)是一個「在基督裡的人」的描述,如M.T. Brauch言,羅7:7〜25是羅7:5的註解,而羅8章正是羅7:6的註釋;前者(羅7:1〜75)描述 「死」是終局,後者(羅8章)卻以「生」為終局。
馬有藻著,《分解真理的道》(台北:華人基督徒培訓供應中心,2005)
這是好書,特此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