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難題 > 舊約難題 > 索引

以賽亞書14:12 的路丙非爾所指是誰?撒但抑或巴比倫王?

以賽亞書14:12 是:「明亮之星(原文直譯是『那照耀者』,Helel),早晨之子阿, 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阿,何竟被砍倒在地上。」原文的Helel,在 KJV (依照拉丁文武加大譯本)翻譯爲「路西非爾」,七十士譯文則翻作希臘文 Heosphoros(意即「帶來晨光者」,是指晨星)。至於亞蘭文別西大本,只將Helel 改寫與近義的專有名詞'Aylel 在亞拉伯文中,有一個似乎是與Helel 同源的字眼, 就是hilalun,意即「新月」。假如這個字眼乃源出於希伯來文字根halal(亞拉伯 文是halla),意即「照耀得明亮」(亞喀得文的同源語是ellu,乃形容詞,意即「明 亮」);那麽,我們可以將Helel 解作「那照耀者」。經文用這個字眼,顯然是所 提及的人或實體的詩意化名字(多少類似於Jeshurun,[耶書侖],申命記三十二 15,33:5、26 及以賽亞書44:2,用這名稱來指以色列)。與此相似,何西阿書5:13 及10:6 亦曾用「耶雷布王」(Yare)來稱呼亞述(或許是某一亞述王);「耶雷布王」 意即「讓他爭競」或「那爭競的」。這個稱謂可能不是指某一實存於歷史中的個 人。

某些學者推測以賽亞書14:12 所指的是巴比倫王拿波尼度(Duhm 及Marti 即持 此意見)或伯沙撤,後者乃巴比倫最後的一個君王。然而,從這節經文所表達的 狂傲和過分自信看來,卻不可能指伯沙撒拿波尼度,因爲在巴比倫國祚的最後二 十年內,其國勢已衰落至一蹶不振、四面受敵的境地。只有尼布甲尼撒自己敢誇 下海口,聲言要取得上天與下地的統治權(O. Proksch, Jesaja l,Kommentar zum Alten Testament,[Leipzig,1930]刊載贊成這說法的論據),但高伯(W.H. Cobb, “The Ode in Isaiah XIV”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5[1896])卻指出,尼布甲尼 撒「絕不是如此兇殘的暴君」。繆林堡(J. Muilenburg, “The Book of Isaiah chaps40-66,”in G.Buttrick,ed,Interpreters Bible [Nashville:Abingdon,1956]) 亦謂:「從多方面看來,巴比倫並不採取高壓政策,絕不能與亞述的趕盡殺絕相 比(Seth Erlandsson,in The Burden of Babylon[Lund: Gleerup, 1970, PP.109-27]; 詳錄現代學者對以賽亞書14:12、13 所指爲誰的各項討論。)

從14:4-23 所陳述的條件來看,文中所指的「巴比倫王」乃將巴比倫加以擬人化 的指稱,而巴比倫代表了一連串反對神的勢力,這種勢力乃來自世界,但審判的 日子臨到時,巴比倫——反對神的勢力——就完結了。以賽亞書14:4-27 這段神 諭,以24-27 節作結,宣告審判將會在以色列境內臨到亞述,並一切外邦國家(參 26 節)。這四節結論極具意義,以賽亞先知得到這項默示,乃在主前701 年亞述 揮軍侵猶大之前,在是次戰役中,表面上看來是一面倒的亞述強大軍力,卻因神 干預而大敗回朝。此外,經文還顯示巴比倫城的興起及取得領導地位,在當時, 巴比倫還只是亞述帝國的其中一省罷了。

上述歷史背境,對解釋路西非爾「那照亮者」的身份是異常重要的,經文以嘲弄 的字眼稱爲(早晨之子)(sahar)。早晨之子大言不讒(13-14 節),自稱將升到 天上,將寶座設立高於神的衆星之處,坐在極北之處聚會山上(sapon,可能是 暗喻迦南神話中虛構Sapunu 山,即烏加列史詩中的奧林匹山)。這種說話絕不可 能出於在世上作王的統治者,因爲經文提及的情況,實遠超乎人類的想像之外。 基於上述原因,Helel 必定等同於撒但,它是墮落了的天使,被神趕離他自己所 居處的榮耀之境,世界與地獄成爲撒但掌權的地方。主耶穌自己也熟悉這段經 文,因爲當他聽聞門徒回報他們趕鬼的事迹,也說:「我曾看見撒但從天上墜落, 像閃電一樣。」(路10:18)在希臘文版本的新約,路加福音這經文的某些字眼與 以賽亞書十四12 相同,其中只有「閃電」(astrape)取代了路西非爾(Heos-Phoros)。 因此,我們說耶穌自己將撒但等同爲Helel,也是合理的結論。

我們又如何將撒但與巴比倫王扯上關係呢?簡言之,王本身被視爲人類,因爲他 有後裔,第21 節宣告一項命令:「先人既有罪孽,就要豫備殺戮他的子孫,免得 他們興起來,得了遍地,在世上修滿城邑。」換句話來說,巴比倫帝國必將沒落, 成爲荒場,這國度面臨毀滅性的大災難(瑪代及波斯人於主前539 年攻陷巴比 倫),但後餘生者亦永不能取得政治上的權勢,必然卑微。另一方面,被迦勒底 人攻陷的巴比倫被描繪爲在墳墓裏腐化的屍體,被蛆和蟲蛀咬,而其居處之所就 是陰間(11 節):在那裏,較巴比倫爲早的國家首領的陰魂,都向巴比倫冷笑。 這些陰魂稱巴比倫爲路西非爾,後者愚昧傲慢,在一次背叛裏被趕出天庭,受到 羞辱。至於巴比倫本身,是撒但的差役,巴比倫的隕落亦反照出撒但受挫。因此, 這段經文的含意異常明顯——是那惡者供給力量,並使巴比倫(極可能包括亞述) 興起。

有一點值得在此一題。記載於但以理書2:35 尼布甲尼撒夢中的大像,代表四個 帝國,亦等同於四個時代;在時間方面,甚至延續到這世界的末日。那時候,第 五個國度(由基督掌權的千禧年)將整個大像砸得粉碎。無論如何,撒但是這四 個帝國背後的支援力量。因此,所謂在未日興起的巴比倫,象徵著這個敗壞的世 界,包括其中腐敗的道德及抗拒神的文化,以及屬世的教會,在一場空前絕後的 大災難當中,都全然被毀滅,絲毫無存。啟示錄十四8 記載:「又有第二位天使, 接著說,叫萬民喝邪淫大怒之酒的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屬世的巴比倫 傾倒後,接著,撒但的龍亦傾倒了(啟20:2)。根據上述經文,更可以肯定以賽 亞書14 章所指的包括了兩個實體,兩者均被全能的神嚴加懲罰。經文所指的, 就是那處於主動地位的撒但,以及它的代理人。聖經曾記載一個極其戲劇性的場 面,伯沙撒王於其生日宴請衆臣之時,以令人無可忍受的輕藐態度來侮辱希伯來 民族的神;正當此時,皇宮牆壁上手寫的字就宣告了一次不可挽回的災難——「當 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殺」。(但5:30)

本文選自 艾基新著,《聖經難題彙編》(香港:角聲,1987)
這是好書,特此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