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經難題 > 新約難題 > 索引
經文:路13:33(全段13:31〜33)
雖然這樣,今天、明天、後天,我必須前行,因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喪命是不能的。
耶穌從加利利起程往耶路撒冷去(路13:22上),在途中的各城各郷教訓人(路13:22下,可能在比利亞境内)。加利利與比利亞皆隸屬希律管轄,此時有假裝同情耶穌的法利賽人,來勸祂離開希律轄管之地,因希律欲殺害祂(路13:30)。其實他們欲誘導耶穌早點回耶路撒冷,好叫公會能設計謀殺祂。
想到死,主一點也不恐懼,祂作事是按照規律、次序進行的(今天、明天、後天,路13:32〜33上),並説「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喪命是不能的」(路13:33下)。此言確是一句困語,為何先知不能在別處為神犧牲,非要在以色列國的京城──耶路撒冷?
查「不能」原文(endexetai)意「不合宜」,表示先知(喻耶穌)在耶路撒冷之外喪命,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不合宜,原因有三:
⑴因為耶穌是神差派降世的彌賽亞,祂的來臨主要是為了應驗神給選民的應許,其中一目的是為他們而上十架,主的降生是為選民死,而最合宜的是死在選民的京都。
⑵耶路撒冷是指定獻祭的地方,耶穌之死是將自己獻上,作更美的贖罪祭,故這是最合宜之地。
⑶查歷史上甚多先知死於選民手上,而非外邦人的刀劍下。故此言亦成為俗語,意謂:主要死在本國人手裡(以耶路撒冷為代表)。
馬有藻著,《分解真理的道》(台北:華人基督徒培訓供應中心,2005)
這是好書,特此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