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埃及法老示撒侵害猶大的時候,大馬色(Damascus)的亞蘭王朝(Aramean dynasty)卻日漸強盛,成為敘利亞(Syria)的霸主。1940年,在敘利亞北部的一個遺址裡發現了便哈達(Benhadad I;即「便哈達一世」)石碑(stele)。雖然大馬色建立者利遜(Rezon)的地位仍未清楚,但該碑文基本上肯定了王上15:18提供有關早期敘利亞領袖的名單。而以色列與猶大之間的敵對態度,以及以色列內部的不安,有助敘利亞初期勢力的發展。
以色列王耶羅波安一世(Jeroboam I;主前931-910年)死後,兒子拿答(Nadab;主前910-909年)繼位作王約一年多,卻在非利士(Philistine)的基比頓(Gibbethon)遭以薩迦人(Issachar)巴沙(Baasha)所殺。這事發生在猶大王亞撒(Asa;主前911-870年)第三年,他是在亞比央(Abijam;主前913-911年)死後繼位的,而亞比央是猶大王羅波安(Rehoboam)的兒子及繼承者。
巴沙(主前909-886年)是以色列國第一位的篡位者(既非嫡系繼承,也非被人擁立),他修築距耶路撒冷(Jerusalem)五哩的拉瑪(Ramah),以此作為威脅猶大邊境的軍事據點(王上15:17)。猶大王亞撒遂不顧一切,便以聖殿餘下的金銀收買亞蘭(即是敘利亞)的便哈達一世,以求援助。便哈達一世便將巴沙趕回他的首都得撒,而亞撒趁機進軍拉瑪,並毀滅該城。他利用拉瑪殘存的建築材料,建設了猶大國的兩座設防城。
事實上,便哈達一世的友善行動其實是用以維護自己的政治利益,因著這次干預的行動,他便能控制前往腓尼基(Phoenicia)的繁盛商道,增加了首都大馬色的財富,並使之日漸繁榮,這正是上一代的所羅門(Solomon;約主前970-930年)在巴勒斯坦地所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