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背景

> 歸回與重建

先知尼希米及文士以斯拉使耶路撒冷居民立誓遵守律法與重整生活

以斯拉在波斯帝國的職位,大概相等於猶太事務方面的國務大臣。他的任務是執行耶和華律法,叫猶太人一律遵守。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有權在猶太境內委任不同的人擔當各種職務。與他於主前458年同行的有一大批從被擄地歸回的人。此外,他亦為耶路撒冷聖殿帶來許多由君王和被擄的猶太人所獻呈的珍貴禮物。即使在舊約聖經時期以後,文士以斯拉在猶太人心目中仍有極高的聲望。

當這個學識廣博的文士以斯拉確知百姓願意忠心地遵守律法後,就再次被邀處理猶太人與外族通婚這棘手的問題。經過禁食禱告後,他連同一個特選出來的委員會將犯此罪的人列入黑名單,並勸導了起碼一部分人將他們的非猶太人(即是「外邦人」〔Gentiles〕)妻子休棄(拉10:19)。

自城牆建好,可以防禦外敵後,耶路撒冷的居民可以安心建造自己的房子,開墾農地,不怕外來侵擾。於是,先知尼希米在主前445年邀請文士兼祭司的以斯拉,來向民衆宣讀律法,又重訂「住棚節」(Feast of Tabernacles或Sukkot;尼8:14及下)。

此外,猶太百姓願意遵守律法上的生活法則。他們承諾以後都遵守安息日為聖日,重訂安息年(The Sabbath Year)以清除債務(申15:1及下),重新履行什一奉獻(Tithes)的職責。

當這些宗教基礎建立好之後,先知尼希米就派他的兄弟哈拿尼(Hanani)及營樓宰官哈拿尼雅(Hananiah)二人去管理耶路撒冷(尼7:2)。然而,這些宗教改革及人民生活的重整,最意義深遠的結果就是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結怨更深。

因為先知尼希米發現大祭司以利亞實的孫子、即是耶何耶大(Jehoiada)其中一位兒子,竟然跟參巴拉的女兒通婚,就立刻把他們驅逐離開(尼13:28)。按照猶太史學家約瑟夫(F. Josephus)的記載,大祭司以利亞實這孫子後來成為撒瑪利亞人在示劍(Shechem)的第一個大祭司。被逐事件就觸發了這時期內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