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的人決不完全不認識這種帳幕神殿。一個早期的迦南作者(主前700年)曾描述腓尼基人(Phoenician)的一種簡單的建築物,這建築物放在一架由牛拉的車上。在伊斯蘭時代之前有qubbah這種小型的紅皮幕,被某一阿拉伯族人視為聖物,用來載祭偶像之物。他們重視這類帳幕是由於它能在他們漂泊期間指引他們前路,在戰爭期間,這類帳幕也受人尊重,因它曾給予他們所需的保護。qubbah用作集合的地點,並成為求問神祇和敬拜的地方。較早時期,就在法老蘭塞二世(Ramses II;主前1279-1212年)期間,曾製成一類似可携帶的半浮雕神殿,這神殿顯示神聖的王的帳幕是放在埃及軍營中央的。
在此之前的一千年,埃及亦曾出現過赫度非一世皇后(Queen Hetepheres I)巨大的有蓋帳蓬,這皇后就是約在主前2560年完成建造「大金字塔」的法老胡夫(Khufu[Cheops])的母親。那帳蓬上下都有長的橫樑,中間為柱和棟分隔,在上面還有與之成水平線的橫樑。這建築物由木製成。上面鋪有金箔,而四面都有鈎,以方便掛帳。柱和樑是互相嵌在榫口上的,方便拆除和重建,這作法即如希伯來人在十三個世紀後的會幕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