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背景

> 近東與舊約

古代近東的人是怎樣記載歷史的

米所波大米的歷史學者就如盡責的編史家一樣,嘗試將所知的資料寫下,將王位繼承表,族譜及其他歷史事實忠實地編纂。但同時他們亦常顧慮到寫出來的資料是否能保持相對事實的內在平衡;這原則並不因近東史的過去而消失,其意思就是好像這個例,如果編史者認為適當,他會將名表中無關重要的人物撇開不提。這原則也在某程度上賦與「兒子」或「女兒」較廣泛的定義,在閃族言語中,這兩字多意指「孫」或「孫女」,這種表達方法曾導致不小心的研經者出錯。另一方面,數字也不一定用來指示實在的數目,很可能只表示古代作者對這事的價值觀而已。

當時編史者記下米所波大米王位繼承表時,有一些王在位年期之長,實在是當今讀者認為絕無可能的,其實這只是基於上文的原因,當時作者用這些數字,象徵式地表示這些帝王的重要性,對西方讀者來說,這也不是個完全陌生的習慣。從楔形文字記載及年鑑中看來,那時的文士顯然都經常隨意用他們認為適合的字眼去描述記錄大事。一個常見之方法乃利用龐大數字,例如以色列人出埃及時的人口計算方法。另一個數字象徵式用法,見於約瑟及約書亞身上,他們二人均活到一百一十歲才死 (創五十26;書廿四29;士二 8)。這明顯的巧合事例是可以明白的,因為在古埃及,一個有成就而又富裕的人物死後,最高的榮譽,就是別人在其墓碑上寫上:「他活到一百一十歲。」

以前有不少學者在有關以色列列王紀及歷代志之年表上作出許多不小心的解釋。他們嘗試用西方的方法去將這些王的不同任期統一起來,但都徒勞無功,最後才由費毅榮(Edwin Thiele)根據已證實的近東傳統,製定一套計算及編纂古代希伯來文士記錄年表的原則。 現在已知以色列及猶大的文士史官兩種不同的計算年期方法;其一就是「登基年」法(accession year system),好像亞述、巴比倫及波斯的計算方法一樣。另一個方法,就是埃及人的計算方法,稱為「非登基年」法(non-accession year system)。「登基年」法、或稱為「事後記日」法(postdating system)是將帝王登基的那一年稱為登基年,到了下一年一月一日開始才稱為他在位的第一年。相對之下,「非登基年」法,就是稱帝王登基的那一年為「第一年」。

列王的記錄之所以這麼複雜,就是因為以色列及猶大的文士往往不動聲色,就改變了計算的方法;更令人迷惑的就是同一個國家的文士有時也用不同的計算方法。遇上文士記錄「同期統治」(Synchronisms)或「一朝二王」(Coregencies)的情形,就更複雜難明了。無論如何,只要一個基本的模式確立了,則列王紀及歷代志之年表就可以弄清,作為計算歷史的可靠資料來源。

要明白近東的過去是怎樣的被記下,就先要明瞭古代的專業作者是要遵守傳統的。受訓的文士都會受過嚴格的訓練,通常除了對本國文化的重要範圍要有廣泛認識外,還要懂得多國語言。文士通常出身中上階層,合格的文士在社會上亦佔有重要的地位。這些古代文士的基本理想就是完全無誤地傳遞資料;在公元前一千四百年就有埃及葬禮用的蒲草紙記錄內的末段寫著:「本文由首至尾是一字一句的經過抄寫、改正、比較及證實的。」這段文字正好描述文士的理想。

關鍵詞: 登基年法 / 一朝二王 / 同期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