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背景

> 亡國與被擄

古巴比倫的文獻顯示出耶路撒冷淪陷的年份

在1956年,魏士曼(D. J. Wiseman)發現了另外四塊泥版,屬於在大英博物館中《巴比倫年代誌》的碑文。這次發現,率先為巴比倫人在主前597年佔領耶路撒冷提供了《聖經》以外的記載。這些資料亦詳細地告訴我們在主前626至594年間發生的事,甚至記載了某些迄今未為人知的戰事。根據這些文獻提供給我們的資料,我們便能夠完全準確地指出,耶路撒冷是在主前597年亞達月(Adar)的第二日(西曆的3月15或16日)淪陷的。

這些碑文不只讓我們清楚認識巴比倫人在主前605年迦基米施之戰中徹底擊敗埃及人,還告訴我們,巴比倫軍隊能夠佔領「赫人的全地」(D. J. Wiseman, Chronicles of Chaldean Kings (626-556 B.C.) in the British Museum, 1956年,頁25)。碑文更記載了一場從未為人提及的埃及和巴比倫戰役,這戰役在主前601年爆發,雙方都損兵折將。巴比倫人甚至被逼退回首都達一年之久,去補給新資源和設備,然後才能再次出兵。但是,當他們補給軍備後,便深入亞蘭境,出兵襲擊,然後在主前597年才攻打耶路撒冷。這些楔文文獻證明《聖經》所記屬實,耶路撒冷分別在主前597年及586年淪陷給巴比倫。

舊約聖經的《但以理書》的記載顯示(但1:3),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在主前605年要求猶大王約雅敬將猶大國的人質扣留在巴比倫,這是他信任約雅敬的明證。先知但以理(Daniel)本人與其他王族成員及一些猶大知識份子,亦在這條款下被遣送到巴比倫。

然而我們需要為但1:1記載的年代辯解,「猶大王約雅敬在位第三年」是正確的;反而耶25:1的「約雅敬第四年」是個誤差,這歸咎於對古代年曆的誤解而產生的。在巴比倫,登位的首年是不計算的,次年才是統治的第一年。但在巴勒斯坦,登位的首年便是統治的第一年。故此,但以理的年曆是據巴比倫的制度計算,而耶利米則根據當時巴勒斯坦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