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背景

> 古埃及與亞瑪拿

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九王朝的蘭塞二世 (Ramses II)

第十八王朝的君王哈林合(Haremhab)(主前1321至1293年),他是埃及的一名將軍,搶救了埃及,使它免落入赫人手中的災難,在某程度上,可算是重拾了王室的榮耀。同時展開了一個內部重組計劃,其中包括社會改革計劃。在第十九王朝的塞提一世(Seti I,主前1291至1279年)治下,埃及軍在巴勒斯坦地與迦南人、赫人進行戰爭。而蘭塞二世(Ramses II,主前1279至1212年)則繼續對赫人採取侵畧政策。埃及人和赫人進行連年戰爭,彼此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戰爭始告結束,條約內容包括將敘利亞北部割讓與赫人,而敘利亞南部和巴勒斯坦則留給埃及人管理。主前1257年,赫人公主由於嫁給塞提一世的兒子蘭塞二世,成為埃及歷史中第一個作埃及皇后的外族人。以往亞洲貴族與法老締結婚盟,她們都只不過是被接納為埃及的皇室成員,而並不為民衆公認為皇后,所以埃及的衰弱,遂使赫人在外交上取得勝利,這事件在當時十分轟動。

主張出埃及的時間較晚的學者,他們認為出埃及應發生在第十九王朝蘭塞二世統治期內。他們相信第十九王朝初期,蘭塞二世(Ramses II)從底比斯遷都到塞提一世重建的喜克索舊城阿瓦里斯,並相信遺址塔尼斯就是阿瓦里斯,而且在拉他巴堆丘(Tell el-Retabah)掘出來被認為是古老的比東(Pithom),是由希伯來奴隸為一法老王建造,或重建的。其中部分巨大的磚牆仍然可見,這正是以色列人昔日受勞役下(corvee;參出一14,五7),用不足夠的草料所忙於造成的。埃及人用作儲糧的城,正是希伯來人所叫的蘭塞(Ramses)(出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