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背景

> 進應許地與士師秉政

士師時期圍剿以色列人的非利士人

士師耶弗他死後,另一些士師接著治理以色列人,在這期間,非利士人(Philistines)對以色列人的逼害日益猛烈。非利士人是沿海的非閃族人,約在主前1175年,由愛琴海(Aegean)區域(特別是在「革哩底」〔Crete〕;即古代的「迦斐托」〔Caphtor〕)移民來迦南,在沿海平原居住。族長時代,小群的非利士人散居在巴勒斯坦南面(創26:1, 26:14),但主前十二世紀的移民情況則大不相同。

非利士人被北方侵害者逐出革哩底和小亞細亞 (Asia Minor);他們在迦南定居之前 ,曾進攻埃及。埃及法老蘭塞三世(Ramses III)在一場損失慘重的海戰中擊退他們,逼使他們把注意力轉向巴勒斯坦西南面的海岸地區。於是,這兒他們建立了迦薩(Gaza)、迦特(Gath)、亞實基倫(Ashkelon)、亞實突(Ashdod)和以革倫(Ekron)的五城聯邦,他們的軍事力量就倚重在這五個城市。

以色列人除了感受到他們緊密的政治組織能力外,還在經濟方面感到他們的力量。非利士人從赫人(Hittites)中學到鐵的用途,當時的赫人控制了鐵的出產和出口。當赫人勢力在主前1200年衰落後,非利士人遂壟斷鐵的供應事業,用鐵製成農具如鐮刀、斧頭、犂等。他們為了保證自己擁有穩定恆久的軍事力量,為軍隊配製鐵的兵器,更有鐵製的戰車,使部隊的機動性較大,士兵可以在上面攻擊敵人。非利士人在這方面技術進步,而以色列人卻非常保守,以致非利士人能在迦南地佔經濟和軍事明顯的優勢,其實,非利士人是非常善於利用環境的。

士師時期,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常有零星糾紛,而此時,以色列人的領袖中出現了士師參孫(Samson),一個有超人體力卻道德品格平庸的人。梭烈谷(現今的撒華窪低(Wadi es-Sarar))就是他部分豐功偉業的所在地。雖然在本質上他所作的很戲劇化,卻未能拯救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的壓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