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背景

> 進應許地與士師秉政

從古代艾城及伯特利城的遺址嘗試為以色列人征服迦南這事定位

沿著征服路線的發掘工作明確顯示:主前十三世紀下半葉,曾發生過暴力和毀滅事件,影響著其後兩個世紀迦南人安定的生活。艾城的遺址大約位於伯特利(Bethel)東南一哩半的地方(傳統說法是在艾特堆丘〔et-Tell〕,阿拉伯文的 tell 是指「堆丘」)。瑪姬.克勞瑟女士(Madame Judith Marquet-Krause)及可羅威(Joseph A. Callaway)曾先後於1933-5及1964-72年在此地進行發掘工作,這個早青銅時代遺城就這樣被發現了。出土的文物顯示這城在主前三千年時期曾一度繁榮,擁有堅固的城牆,城內有聖殿,殿中有石碗及從埃及進口的象牙物品。從廟宇、皇宮和城牆的遺跡顯示這城約在主前2200年左右完全被毀,約於主前1200至1050年之間,才有一小村落的人民居住,所以《約書亞記》在記載一萬二千人居住的城被攻擊和佔領(書8:25)時,可能是指艾的鄰邦伯特利,而非艾城。

此外,J. Simons指出艾特堆丘在征服後不是廢墟,它的北部沒有廣大的山谷,這跟書8:11指艾城附近有個山谷不吻合(摘要在”Archaeological Digest” of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July-September,1947,頁311)。《約書亞記》的記載沒有清楚分開這兩個戰爭的城邦(書8:17),如溫西(Vincent)提議的,艾城可能是伯特利的武裝前哨。無論如何,艾城與其他地方相比下,是一較細小的城邦(書7:3)。如果艾城被毀滅的同時,亦引致其鄰邦被征服,這件事理應包括在征服艾城的記載中。

1934年,在奧伯萊教授(Professor Albright)領導下,發掘古伯特利城,而這城證實是早於主前二十一世紀時建立,亦即在早青銅時代(Early Bronze Age)艾城被毀後不久。在晚青銅時代的下層,發掘了很多留下來燒焦的碎片、磚塊和灰燼,這顯示在主前十三世紀,這強大的晚青銅時代的城被掠奪和焚毀。雖然那些認為希伯來人是在較早年代出埃及的學者,部分會把這「艾城被毀」這事,連於約書亞死後伯特利城覆亡於約瑟家(tribes of Joseph)的事上(士1:22);但這城極可能是以色列人征服迦南時所毀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