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背景

> 族長與異族

從所多瑪及蛾摩拉兩城的災難推算亞伯拉罕在巴勒斯坦的年代

中青銅時代,巴勒斯坦中部的山區是林木茂盛的地帶,不宜耕種;相反,這地區是適宜畜牧,以及遊牧部落居住的。《創世記》對於那地區的地域記載十分可靠,亞伯拉罕經過的地方每年的雨量有十至二十英寸,這正適合羊群所需。幔利這一地方與族長流浪時期有關,在亞伯拉罕之後,那地發展成希伯崙城(主前1700年)。創13:18及23:19這兩處經文亦表示出幔利的原來位置。亞伯拉罕的時代,處於死海以南約但平原上的五個城市都曾是相當繁盛的地方,但約在主前二十世紀末,處於西訂谷的所多瑪、蛾摩拉、押瑪、瑣珥和洗扁被地震和慘重的大火災(可能是源起於火山爆發)所毀。《創世記》第十九章正描述了這次那裡的居民遷離的情形,而後來的考古發現正證實這些事件。

所多瑪城的被毀(創19:24)點出了亞伯拉罕是在較早的時期出現在巴勒斯坦。所多瑪這城大約位於西訂谷的最南地點,那是一片名為el-Lisan(「舌頭」),已被死海之水淹沒的地方。創19:28提及黑煙上騰籠罩那地,從而可以推敲出那災難的部分起因是由於隱藏於那地下的瀝青及石油被燃所致,那地是環繞著Jebul Usdum(即所多瑪山),山高超過七百英尺、長超過五英里,位於死海最南靠西一帶。這個大災難發生的大約年代可從巴巴得拉( Bab edh-Dhra)出土的陶器估計得到。主前三千紀年代,這地方顯然是被居住那所謂「山谷之城」的居民作為慶祝節日的中心,主前2300-1900年那段時期,這地方是用來作這種用途的。如果這是所多瑪和蛾摩拉遭天譴的正確日期,這便表示亞伯拉罕在主前二十世紀便住在那一帶,而他在巴勒斯坦時正值主前190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