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背景

> 統一與建國

所羅門開採銅礦來增加王國的生產力與經濟利益

所羅門開採亞拉巴的豐富礦產,以腓尼基人監工,開採以旬迦別和部分約但河谷的銅並加提煉。考古學家格呂克(N. Glueck)在1938年於以旬迦別發現了這些技師和工匠製造的熔爐,證明這是主前十世紀煉銅設備的上佳例子。腓尼基人對建造熔爐已掌握了一定的經驗,他們將從以旬迦別(Ezion-geber;即今之「卡拉菲堆丘」〔Tell el-Kheleifeh〕)掘出的礦石放在自然等高線上最佳的位置,以求物盡其用,這地區位於西乃(Sinai)山區與以東石質高原之間,完全承受了從北方亞拉巴窪低(Wadi Arabah)吹來極強的風暴。

當考古學家發掘這個遺址時,在土墩西北面發現了一幢特別的建築物,在它北面的牆壁上僅有兩列橫排的孔道,這些孔道貫通主牆的中心,與較上排列的孔道連接形成了煙道。工人為了將礦石熔解,將它放進熔爐中的坩堝(crucibles)裡,然後在容器下面以柴或木生火,從裂谷吹來的風便經煙道吹向火,使火勢加猛,只須使用少量的燃料便能使礦石溶為液體,然後運往別處,加工成為各種物品。

雖然銅的礦石可能是由撒丁島(Sardinia)或西班牙(Spain)運到以旬迦別提煉,但在所羅門時期,軟沙石礦物中銅和鐵的含量亦足夠開採。考古學家在埋藏礦石附近的卡拉菲堆丘發現了幾個小熔爐的遺迹,而發現了的大量礦渣堆(slag heaps)似乎證明了相當數量的礦石曾在這些熔爐中提煉過。在這些礦渣堆的附近,有鑄造房及礦工宿舍的廢墟。而設備簡陋的礦工宿舍顯示了當時在以旬迦別工作的人大多是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