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背景

> 亡國與被擄

猶大王瑪拿西使猶大人離棄神而自己則被擄到巴比倫

猶大王瑪拿西(Manasseh;約主前697-643年)激烈地倒行他父親希西家的宗教政策,竟重建迦南的邱壇。聖經的作者一致責備他再次引進異教崇拜,其中包括崇拜鬼魂、亞舍拉(Asherah),又在全國鼓吹不道德的巴力祭祀。他其中一項罪惡昭彰,有歪倫理的行為,便是崇拜亞捫人(Ammonite)的神祇摩洛(Moloch),父母將親生兒女經火而獻祭(王下21:3-7上, 21:9-16),這是摩西律法嚴禁的(利20:2及下)。在瑪拿西的長期統治下,猶大人敗壞得更深,道德更沒落。

代下33:11及下的作者保存了一個傳說,謂瑪拿西被擄到巴比倫是因他殘暴而懲罰他,他在那裡被囚了一段時間,便悔改過來。雖然,亞述王以撒哈頓(Esarhaddon)期間的一段楔形文獻上記載了瑪拿西奉亞述王的命令前往尼尼微:

「我號召亞蘭及海洋對岸的君王 -- 推羅王巴魯(Balu)、猶大王瑪拿西(Manasseh) ……摩押王梅索理(Musuri)……共二十位君王,我給他們下了命令」(D. D. Luckenbill, Ancient Records of Assyria and Babylonia, 1926年,卷二,節690)。

但是,現時仍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這個傳說屬實。

由於當時巴比倫仍是亞述的附屬國,而亞述王以撒哈頓正重建他父親所拆毀的巴比倫,所以,這些來訪的君主可能是參觀這座重建的宏偉城都,然後才容許回國。某些學者相信瑪拿西之所以受罰,是因為他參加了腓尼基(Phoenicia)、以東和埃及在主前650年左右背叛亞述的聯盟。

但是,猶大國並沒有參與這次叛亂,所以,當這次叛亂最終被粉碎後,瑪拿西也不用受亞述報復。在拉森圓柱形陶器(Rassam Cylinder)上亦有類似的記載,埃及法老尼哥一世(Neco I)被亞述巴尼拔(Ashurbanipal)捉拿,隨後獲釋(J. B. Pritchard, 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Relating to the Old Testament, 1950年,頁295)。

猶大王瑪拿西在巴比倫悔改,於是回到耶路撒冷後,進行了一次宗教改革,重新敬拜耶和華(代下33:10-16)。瑪拿西謹慎防範,在猶大國所有的要塞設防,並且加强了耶路撒冷的防務,以防亞述可能發動的攻擊。

但是從政治的觀點而言,瑪拿西的統治期可算平靜。他漫長的統治期約在主前643年完結,由其子亞們(Amon;約主前643-641年)繼位。亞們正如他的父親一樣,在執政初期敬拜異教神。亞們登位兩年後,在主前641年的一次宮廷密謀中被殺(王下2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