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背景

> 王國分裂與衰落

王國分裂為北國以色列與南國猶大的過程

所羅門(Solomon)的兒子羅波安(Rehoboam;約主前931-913年)登位時,正面對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他前赴示劍(Shechem),圖使北方的十支派能接受他治理。他們對他提出有助管理國家的計劃甚感興趣。而他們的代言人便是耶羅波安(Jeroboam I;即是「耶羅波安一世」;約主前931-910年),他是北方族長的前任首領,曾因所羅門懷疑他發動服勞役的以色列人叛亂,逃到埃及法老示撒(Shishak;主前945-924年)那裡去。當所羅門去世時,十支派的領袖便想起他,在羅波安登位時,決定耶羅波安一世須為北方各支派爭取減稅及除去令人厭惡的强迫勞役(corvee或forced labor)。

但羅波安並沒有採納減輕經濟壓力及除去通貨膨脹的政策,卻接納了謀士的建議,向這個身負重壓的王國實行更苛刻的獨裁統治(dictatorship)。結果北方支派公然聲稱不再效忠大衛家,自行建立獨立的北方王國,被稱為「以色列」(Israel;或「以色列國」)。他們抗拒羅波安的統治,逼使羅波安逃返耶路撒冷(Jerusalem)。北方各支派遂與耶羅波安一世立約,派他作他們的領袖。而羅波安所管治的南國,被稱為「猶大」(Judah;或「猶大國」)。

以色列王耶羅波安一世治理北方的十支派,而猶大王羅波安治理餘下的支派。如此看來,這就正實現了示羅(Shiloh)人先知亞希雅(Ahijah)對耶羅波安一世登基前所說的預言(王上11:29-39)。

(註:王國分裂時期,有關君王的日期全部乃指其統治年份,非個人壽命的年份。若另有別的定義,所有文章中會明顯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