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背景

> 出埃及與漂流曠野

舊約聖經的約書亞領以色列人攻下耶利哥

當摩西為以色列人確立了法制基礎,以色列人又在約但河邊紮營,欲往耶利哥(Jericho)時,他的責任就完成了。他在尼波山(Mount Nebo;即今之〔Khirbet el-Mekhaiyet〕)上,看過應許地的全景後,就死了,葬在摩押地。摩西在死前不久,立以法蓮支派嫩的兒子約書亞(Joshua)為繼承人,約書亞現在遂全力承擔領導以色列人的責任,征服迦南是他最後的目的,所以他立刻計劃渡過約但河,征服耶利哥。欲以武力征服迦南,必先控制耶利哥這要塞,因為它位於猶大曠野(Judean)峭壁的一旁,能夠控制耶路撒冷(Jerusalem)高原和迦南地的入口。

古耶利哥的位置蘇丹堆丘(Tell es-Sultan)是近年很多考古發掘工作進行的地方。1907年,德國東方學會(German Oriental Society)派了色林(Sellin)和沃金格(Watzinger)在那裡發掘,結果得到中青銅時代耶利哥狀況的充足資料,其中包括陶器製品的詳細報告。工作在兩年後停止了,而要在1929年,才再由利物浦大學(Liverpool University)的賈斯唐教授繼續。在其後七年中,他在那地點不同土層發掘,更用字母代號順序命名。1952年,一群以肯揚女士(Miss Kathleen Kenyon)為首的英美考古學家繼續發掘耶利哥,她是耶路撒冷英國考古學書院(British School of Archaeology in Jerusalem)的校長。

發掘工作已經到達最少主前五千年的人居住的地方,表示那是近東其中一個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當其他人開始在不設防的村落中生活時,新石器時代的耶利哥居民已在一個面積約八畝有圍牆的城內享受生活。曾有些證據證明在前陶新石器時代已有群居生活,額外的證據是在1956年出土的防衛用的護城河(defensive ditch),河有30呎闊,且在基石上切進八呎。圍繞這護城河是十八呎高的牆,其上設置有石製的圓形棱堡。這時期以灌溉為主,可出產的穀物包括粟米、大麥、二粒小麥,以及亞熱帶生果包括橄欖、蜜棗、提子。

耶利哥位於數條東方香料商隊必經之路的交匯點,可能就是基於這原因,以致能在古代繁榮起來。其軍事重要性在遠古時已建立,它位於約但河長期可涉水的最主要地方,正好用作防衛。耶利哥的東面,被形成摩押高地(Moab uplands)的高原掩護;在南面,則伸展至死海北端的光禿的山脈。耶利哥位於約但河流經的長峽谷中,雖然其位置在死海水平面五百呎上,也已經是在地中海水平面八百呎之下了。

夏天,峽谷底的氣溫與熱帶的氣候相稱。冬季,溫暖的空氣被峽谷所困,與西面17哩外的耶路撒冷的寒冷和霜雪相映成趣。這種氣候下,再加上甜水泉(即今之’Ain es-Sultan),情景就更怡人了,這個甜水泉終年為到訪那地的人流出甜水,傳說它曾被以利沙(Elisha)潔淨過,是鄰近地區中唯一提供不是鹹味的水泉。

當喜克索人(Hyksos)佔據迦南地時,加強防衛耶利哥,設有很多防衛用的斜坡,使耶利哥成為攻擊埃及的基地。但在他們被逐出埃及(主前1570年)後,耶利哥成為迦南地中一個大城邦,在亞瑪拿(Amarna)時代,為自己的王統治,王卻在行政上受制於埃及。約書亞準備率軍攻打迦南時,迦南的文化顯著沒落,這是由於迦南地有不健全的封建制度,城邦之間又互相攻伐以致兩敗俱傷。雖然喜克索時代的巨大防禦工事,在很多地方仍存在,迦南人已因連年內戰,又縱情於一種低級的宗教活動而精神頹喪。這就為約書亞和以色列人的勝利鋪好了路。以色列人在爭取勝利的過程中,耶利哥成為第一個且是最難衝破的障礙,當以色列人滿懷熱忱,對付那士氣低沉的迦南居民無力的抵抗,迦南人是註定要把自己的實力完全顯露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