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背景

> 歸回與重建

被擄歸回的猶太人於耶路撒冷在不安和壓迫中生活

《以斯拉記》(book of Ezra)描述重殿工程完成,卻沒有記載此後五十七年內發生的事情。然而,波斯王大利烏一世於主前486年去世,薛西一世(Xerxes I;另有譯作「薛西斯」或「澤克西斯」一世;約主前486-465年)繼位為王。有學者甚至認為他可能就是拉4:6所記載的亞哈隨魯(Ahasuerus)。

波斯王薛西一世秉承其父維持著波斯帝國的版圖和繁榮,也能以軍事控制一些屢思叛變的藩屬。1939年在波斯波利(Persepolis)找到一塊碑文,證實他的氣勢,也顯示他熱心崇拜波斯的神「亞虛來馬特」(Ahuramazda)。

主前465年,薛西一世的次子名叫亞達薛西一世(Artaxerxes I Longimanus;另有譯作「阿爾塔薛西斯一世;約主前465-425年)繼位為王。他顯然就是《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book of Nehemiah)均提及的「亞達薛西」(如 拉4:7-8. 7:1;尼2:1, 5:14等)。在這期間,以色列人正在環境不良與土地貧瘠的境況中掙扎,他們需要辛苦工作才稍有收成。曾經一度是光榮標誌的首都耶路撒冷城,已失去了光輝,卻成為了墮落的象徵。

雖然聖殿已建成,但耶路撒冷城仍沒有城牆,於是撒瑪利亞人及附近的其他居民可以隨意出入此城,並且偷竊、搶劫和破壞屢見不鮮。雖然先知以充滿希望的預言發動百姓建造聖殿,但不用多久,被擄回歸的猶太人往往受當地的敵人壓迫。有幾十年時間,他們就在這種不穩和壓迫的環境下謀生,常常要仰人鼻息,逐漸對於建殿失去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