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背景

> 歸回與重建

餘民的心態及被擄回歸第二年安好聖殿的地基

即使如此,許多被擄的希伯來人仍然不願意回到滿目蒼夷的故土,重建家園。當中有不少追求物質享受的猶太人,已經在巴比倫地積聚了相當多的財富,他們當然不會考慮放棄豐足的物質生活,而重過那些充滿困難及不安定的開荒生活。

約在主前538年,一部分被擄的餘民(例如拉1:5所描述的「猶大和便雅憫的族長、祭司、利未人[Levites],就是一切被神激動他心的人」)在設巴薩及所羅巴伯(Zerubbabel)的帶領下,踏上艱辛又漫長的路程返回猶大地。他們隨行帶著牛羊,返到荒蕪和耗竭的祖國。當他們到達耶路撒冷城之時,就去視察聖殿的原址,了解周圍一片荒蕪的情況。一些比較富裕的家庭捐出金錢,作為重修聖殿之用。

文士以斯拉用「達利克」(daric)這個鑄幣名詞去記錄他們所奉獻的黃金(拉2:69)。以前有人辯稱這「達利克」一詞在巴勒斯坦還未流行,要到亞歷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生平年份:約主前356-323年)的時代才通用,但如今我們知道在希臘文化(Greek culture)的影響下,這種古雅典(Attic)的「達利克」於主前五世紀中葉已成為巴勒斯坦的本位錢幣(W. F. Albright, Old Testament Commentary, 1948年,頁154)。

被擄回歸後的第一年,燔祭壇(altar of burnt offering)已被重建,一些古舊的敬拜禮儀也再在公眾崇拜中進行。重建聖殿所需的經費源源不絕增加,木匠、石匠及其他工匠也一同清理工地,預備動工。正如所羅門(Solomon)在位之時一樣,香柏樹(cedar trees)由黎巴嫩(Lebanon;另譯作「利巴嫩」)的樹林運至耶路撒冷。回歸第二年,新聖殿的地基就安放好了,親眼目睹的眾民情緒也十分高昂(拉3:8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