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人類文化的成就發展說,主耶穌在每一時代,無論在那一方面, 都留有不可磨滅的殊蹟。例如最高尙的音樂,最莊嚴的建築,最名貴的繪畫彫刻,最優良的文藝創作,最崇高的倫理哲學,以及最公平合理的法制典章,無不以基督爲主題,或以祂爲靈感的淵源。敎會史家斐利夏夫(Dr. Philip Schsff)在其名著「基督敎會史」中說:「基督敎本爲上帝的啟示,乃係屬天的聖道,原與文化,非同一物;但以其敎義之崇高,理想之超邁,實爲歐美民族新生的動力,文化之保姆,擧凡西方文化優美的成分,幾莫不爲基督聖道之賜,此實爲不可磨滅輝煌的史實。」
貝提耶夫(N. Berdyaev)在其名著「歷史的意義」(The Meaning of History, p.113) 一 書中說:「祇有基督聖道,是近代科學發展之母。」反之如核子專家卜拉德氏(Dr. William G. Pollard)說:『在非基督敎國家的環境裏不能產生眞正的科學。』(見氏著Chance and Providence: God’s Action in a World Governed by Scientific Thought)基督敎的上帝觀,不僅說上帝創造天地萬物,且以上帝是全知的,絕對無誤的。上帝所創造之自然世界,必是合理的,有條有理的,因爲上帝乃是全知全能的。本此信心,故有現代自然科學之發展。改敎運動者, 認爲自然世界,乃是一部可讀之書,可聽之道,世人對於自然世界,應加研究,藉以深知上帝 的智慧和權能。從這一個信念,大科學家相繼產生,這才奠定近代科學文化發展之基礎。故福音是神的大能,不但要救一切相信的,且爲科學文化之保姆,人類福樂之根源。史實倶在,無可否認。此義重大,容於本書第四卷,加以詳論。
(本文乃選載自本會將出版之章力生博士著的電子書《總體辯道學:基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