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道護教‏ > 基要衛道

> 辯道學的歷史

俄利根為真道爭辯?

俄利根(Origen 185-254)爲革利免之門徒,亞力山太里亞之敎父。當時基督敎的勁敵爲希臘哲學家克理索(Celsus)。克氏崇拜拍拉圖,醉心斯多噶,藐視基督敎。他攻擊的理由, 槪可分爲三層。其一,他以爲聖經作者,均病粗淺,甚至主耶穌及使徒之敎訓,也「卑無高論」,和柏拉圖著作之高雅精深相比,實相形見絀。俄氏起而答辯,大致說,聖經乃深入顯出,並非高深哲理,乃爲宣示上帝慈悲救世的福音,必須雅俗共賞,甚至「無知小民」,沒有讀書的文盲,也能了悟;而柏拉圖的著作,祇有供少數文人學士的欣賞,而非萬民可以共曉的救法。其 二 ,克氏又攻擊基督敎偏重信仰,忽視理智;又復攻擊注重罪惡,不信罪人能悔改皈正。俄利根再加答辯,畧謂基督敎雖重信仰,但並不漠視理智及眞理的探求。惟事實證明,芸芸衆生,雖大都無高才大智,亦不能深究哲學,但卻因其信心,皈依救主,他們的生命便有奇妙的改變。此即可證基督敎乃爲上帝的救世之道,而哲學家的理論,乃爲欺世的空談。其三,克氏最主要的攻擊,乃爲反對「道成肉身」。他說上帝乃是良善、尊貴、快樂、光明、正大的,倘降世爲人,則必然變質──由好變壞,由善變惡。因是認爲「道成肉身」乃爲絕不可能之事;並譏笑人是照神形像造的,否認人可管理其他被造物;惡之根源,乃爲天生的無可避免的;又謂罪惡並非「實在」,僅爲「次善」,乃爲發展中之善,以是「救贖」乃爲不可能之事。俄利根再加答辯,畧稱神雖降世爲人,並未變其屬性,乃自己卑微,並不減其原有尊榮,並謂克理索自我陶醉,良心麻木,至否認罪惡之「實在」,救贖之可能。神非人知可以窺測,克氏否認道成肉身,故成爲泛神論者,而泛神論事實上即爲多神論,各種神祗,乃爲「未識之神」的表現,其實『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父懷裏的獨生子(主耶穌)將祂表明出來』(約一18),此乃基督敎獨有的特性。

(本文乃選載自本會將出版之章力生博士著的電子書《總體辯道學:基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