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道護教‏ > 宗教衛道

> 回教的認識

回教興起的原因

歷史吿訴我們,在回教興起之前,小亞西亞和北非,乃是滿佈基督聖徒的地區,那時的英美諸國尙在外邦黑暗之中。當初聖道的搖籃和發祥地,主耶穌基督降生和祂傳道之地,新舊約產生之地,現在竟變成最難傳福音的回教的天下。回教的誕生,乃在聖地;回教徒乃爲世界上最難皈依基督之人,實在難加理喩,其故究竟安在,深値吾人探究,並應痛切反省!

著者的同工威爾遜敎授(Dr. J. Christy Wilson, Jr.)有一次對一位來美留學的土耳其學生講,使徒保羅,乃是土耳其南部海岸的大數人(Tarsus),使其非常震驚。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作者路加,最先到的地方,乃在土耳其西岸。保羅寫給加拉太,以弗所,歌羅西的書信,都是給土耳其人的。提摩太乃是土耳其路司得的一個靑年人。彼得前書,乃是寫給小亞西亞人的。更可注意的,在啟示錄裏,主耶穌所寫信給他們的七敎會,乃都在土耳其,現在卻成了堅信回教的國家。

更令人難於置信的,在回教興起以前,那些阿拉伯國家本應都可成爲基督敎國家的。保羅在亞拉伯三年之久。主後三二五年擧行尼西亞會議(Nicene Council) 的時候,有五位阿拉伯主敎參加。基督敎傳到阿拉伯北部,乃早在回教之先。現在世界回教的中心麥加,離耶路撒冷僅有八百里,乃是很易受基督聖道感化的地區。謨罕默德本人亦很可能熟悉基督敎。在第六世紀,基督敎福音已普徧傳到沿着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邊界廣大的地區;但是爲甚麼那裏原有的基督敎沒有使福音在那裏生根,而反被回教取而代之,成爲抗衡基督敎國家的回教世界堅固的營壘,推究其因,槪可分五點來說:

一、政治的因素──羅馬帝國、波斯帝國情勢的惡化,尤其是東羅馬的混亂,引起了波斯的侵略,物腐蟲生,於是激起了謨罕默德之雄心。正如現在的情勢,由於所謂基督敎國家歐美各國國勢的衰微,心靈的沒落,引起了東方宗敎的復興,和對西方的衝擊。

二、軍事的因素──回教乃是崇尙武力的宗敎,巴格羅夫(Wm. Gifford Palgrove)稱它爲「武力的泛神敎」(Pantheism of Force)。刀劍的力量與謨罕默德之武功,乃爲助長回教興起的重要原因。葛羅威主敎(Bishop Croweth)於一八八九年根據砠在非洲長期研究觀察,對敎會宣道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作報吿說,如果一個國家不接受可蘭經,便要對他宣戰,結果便要使全國流血,國家淪亡。全國男男女女如不被賣作奴隸,便都遭屠殺。忽必烈大帝以後,鐵木耳(Timur)踐踏中亞東亞,印度洋一帶和中國西北,都淪爲回教的天下。

三、道德的因素──(1)他們道德標準,較爲鬆懈;(2)多妻制度;除了四個合法的妻子以外,還可納妾,其數無限,(3)宗敎戰爭,可以得到許多戰利品。

四、宗敎的因素──(1)相信「阿拉」,反對偶像;(2)崇拜武力,鼓勵聖戰,以殺害不信者,爲神聖使命,美其名爲Jihad;(3)背誦信條,如同高呼口號,鼓動羣眾。

五、個人的因素──(1)謨罕默德出身名門,他的祖父Abedul Muttalib在當時封建社會大有權勢,這便提高他的聲望權威;(2)謨罕默德和他的繼承人,都是軍事天才。

(本文乃選載自本會將出版之章力生博士著的電子書《總體辯道學:宗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