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道護教‏ > 基要衛道

> 聖經的大能證明

怎樣從教的發展看到聖經與福音的大能?

蘭姆賽敎授(Prof. Ramsay)說,基督敎最初在知識分子中發展,比在未受敎育的人中間發展得更快。聖靈在社會各階層施展其大能,往往上層階級中的人先起影響,由於他們的見證,以其爲「衆望所歸」,遂吸引大衆皈主。那時異敎徒看到基督敎的發展,非常震驚。誠如特土良說:「百姓呼叫說,我們的國家被包圍了 ,基督徒滿佈在農村,在堡壘,在海島。他們看了這種現象,非常憂懼,沉重地說:無論男女,無論老幼,無論貧富,無論貴賤,都皈向他們了!」

基督敎不單是向上有縱的關係,而且是在四方作橫的開展。游斯丁說:「無論那一種民族,無論是化外人、希臘人,無論是住在帳蓬裏的遊牧民族,都在奉被釘的主耶穌的聖名感恩祈禱。」

「基督徒祇是少數的弱者,但是他們甚麼時候輭弱,便在甚麼時候剛强。 他們獻身展開偉大的運動,不是靠人的勢力,乃是靠聖靈與火的洗禮,使他們心裏有屬天的勇氣,使他們頭上有五旬節的火燄!」著名史家吉朋氏(Gibbon)論基督敎所以會戰勝逼害,乃有五大原因:一爲不妥協不屈服的熱情,二爲永生的盼望,三爲奇妙的神廣,四爲聖潔的生活、高超的道德,五爲堅强的組織和紀律,在羅馬帝國中形成一個獨立而日形發展的國度。

拿破崙失敗以後,被囚孤島,皈依基督,並作見證說:「所謂愚拙的十字架的道理,乃是一種神祕的力量,至今仍在率領並支持聖徒與世界爭戰。這乃是一個神祕的戰爭,乃是一個道義對强暴,德性對罪惡的戰爭。一方面是世界,有軍隊,有武器,有財勢;一方面是教會,旣無一卒,抑且無財無勢。一方面是仇恨與强暴,一方面則溫和與謙遜,完全靠一種屬靈的力量。聖徒爲道殉難,不但視死如歸,而且始終表現基督之愛,臨刑之時,還要吻那施刑之人 的手。所以敎會遭遇逼害,反而得到復興;敎會在何時失敗,便在何時得勝。亞力山大、凱撒,只靠他們的熱心威力,號召士兵,爲其用命;但是一旦死後,他們的軍嫁,還能爲其効忠致勝嗎?我(拿破崙自稱)現在雖尙活在人間,但是我的軍隊,早已忘記我了。我們作戰,往往可以一蹶不振,朋友往往畏難而退,這便可證我們力量之有窮。我們讀史,看到多少朝代傾覆,多少國家滅亡;但基督敎罾,不藉一兵一卒,卻能抵禦强暴,歷經艱危,不僅屹立不撼,而且愈戰愈强,這到底是甚麼力量呢?眞理必定彌漫全球,放之四海而皆準,這乃是基督敎的特點。基督敎沒有種族地域的偏見,他是一視同仁,完全屬靈的,因爲他的國度,乃是上帝的。上帝是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宰,而主耶穌乃是永生的神子。祂的敎訓,沒有時間性,乃是關乎永世,所以祂能公然宣稱我就是上帝。假如祂不是上帝,那是何等大的僭妄褻瀆,正可授人以柄,使 無神論者振振有詞,加以反對攻擊。」

『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 6)。聖經作者,若非被萬軍之耶和華的靈感動,說出上帝的話來(彼後一 21),如何能使那一小羣無知的小民有堅忍不拔的勇氣、聖潔無邪的德行、如火如滔的熱情、不屈不撓的忠心,從而戰勝强暴,消除異端,使敎會在逼害中得勝,發揚上帝救世的大能呢?

(本文乃選載自本會將出版之章力生博士著的電子書《總體辯道學:基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