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尋真」聖經文物講介短片系列,乃由本會總幹事蔡春曦博士及事工主任蔡黃玉珍師母主講,每週講解一件聖經考古或歷史文物,全部「考古尋真」19輯,所介紹的聖經考古文物 (無論是真品或仿古品) 都屬於以斯拉培訓網絡之「流動聖經博物館」。
蘭塞二世亦即「拉美西斯二世」(主前1303-1213年)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執政長達67年,可算是埃及最強盛的年代,在埃及的人頭雕像之中,以他為數最多。蘭塞二世在歷史之中多被認為是以色列人出埃及時的法老王,因而名聞於世。
死海古卷是為目前最古老的希伯來文聖經抄本,除了《以斯帖記》以外的《舊約全書》全部內容都能在死海古卷中找到。死海古卷出土於1947年的死海附近的昆蘭 (Qumran) 廢墟,一般認為是主後70年猶太人反對羅馬的起義時,由愛色尼人收藏在山洞裡的。
由於雨水稀少,引至加利利湖水平面大降,結果一首加利利湖古漁船殘骸因而於1896年被發現。經過艱辛的勞動,漁船殘骸終於完整上岸。後來考古學鑑證所得,實屬第一世紀漁船。新約耶穌時代,大多門徒都是漁夫,就是使用這一類漁船的。
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之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內,存放許多楔形文字的泥版,其中在出土白古巴比倫和蘇美的,亞伯蘭離開的吾珥城就是屬於蘇美文化的。蘇美文化是有著高度的文明,這個幾千年前的蘇美乘數表,就可以體會一斑。
圖坦卡門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原名「圖坦卡頓」,意「阿頓的形象」,後改為圖坦卡門,意思是「阿蒙的形象」,這說明他的信仰從崇拜阿頓神轉向崇拜阿蒙神。1922年被發現,挖掘出近五千件珍貴陪葬品,包括金面具和繪有圖坦卡門與皇后的寶座。